(记者 吴山楚寒 傅博文 倪明伟 通讯员 谢丹琪)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为确保高温天气下环境卫生质量不减、水平不降,环卫部门加大了精细化湿扫保洁力度,每天错时出动洗扫车、洒水车、吸尘车等机械化车辆,对道路进行“洒水、冲洗、湿扫”组合作业。在环卫工人的连续作业下,干燥的路面和空气顿时湿润了许多,有效提升市区道路降温除尘效果和洁净度,为市民营造舒适凉爽的工作、出行和生活环境。

昨日上午10时,室外温度接近37℃,仅在太阳下站立几分钟,便会让人大汗淋漓。在余杭塘路上,记者看到环卫工人们正在清扫人行道、擦拭城市家具。

“我们每天凌晨4点半就到岗了,在这炎热天气下,清扫几分钟就会全身湿透。虽然辛苦,但看到自己负责的区域卫生干干净净,我就觉得开心。”环卫工人杨通菊说道。

现场负责人傅玲丽告诉记者,每天上午环卫工人都要对各自负责的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清扫,之后还需不定时巡视清扫,短短几小时,他们就需多次徒步往返于自己的责任区域。“由于高温,我们减少了露天清扫保洁纯人工作业时间,采用机械替代人工作业,所以现在驾驶员休息时间被相应压缩。”

昨日中午12时30分,景腾北路上,行人步履匆匆,路上的洒水车比以往更频繁地来回穿梭。在文一西路取水处,记者见到了正在为洒水车加水的李磊。他半俯身体、连接水管、开阀等待,这看似简单的动作每天至少需要重复7遍。“天气炎热,洒水作业频次也要跟着增加,大概每隔一小时就得加一次水。”李磊告诉记者。

正午时分,李磊在路边等待加水就已热得满头大汗。20分钟后,洒水车加满水,他匆匆饮下一口水,拭去脸上的汗珠,随即驱车驶向道路。“为了避开人流高峰,我们4点30分就到岗,7点前完成两遍路面冲洗,防止道路淤泥风干结块。”李磊说,他目前主要负责景腾北路、访云街的洒水作业,“大家总以为开洒水车轻松,其实不然,驾驶时需全神贯注,既要留意路况,又要控制洒水范围,避免给行人车辆带来不便。”

在余杭,像杨通菊、李磊这样的环卫工人有2800余人。他们分布在道路清扫、公厕保洁、垃圾转运等不同的岗位上,用坚守如初的敬业精神,换取城市的整洁美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