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良渚微融媒体中心 金良瓶 记者 金晓榕) 日前,良渚街道新港村的95后小伙何华兴接到了来自萧山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的领奖邀请,和他一同被邀请的还有叶先生、许先生两位热心市民。

回忆起被“邀请”的原因,何华兴至今还有些后怕。事情发生在一个多月前。

“有人掉水里了,救命啊!”5月18日中午,钱塘江边传来一阵阵急促的呼救声。

正在钱塘江4号坝钓鱼的何华兴闻声赶去,只见两个孩子在江里不断挣扎、时隐时现,一会儿被卷入水下,一会儿又浮出水面。岸上的一群孩子正在呼救,情况十分危急。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已有一道身影扎入水中,何华兴见状也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跳入江水中,奋力地向两个孩子游去。

钱塘江水流湍急,两人多次尝试后才艰难地抓住其中一个孩子。他们不敢有片刻停歇,立刻托着孩子往岸边游去,在另一名热心市民的协助下,成功将孩子救上岸。这时,最先跳水救人的大哥又回头,继续搜寻另一个孩子的身影。

何华兴发现,救上来的孩子约摸十多岁,已经面色发青,没有了呼吸。“小孩救上来后,已经没有意识了。”何华兴告诉记者,他之前自学过急救知识,当即采取心肺复苏措施。

“孩子当时还是一动不动,虽然心里很着急,但我没有放弃,继续翻过身来拍打孩子的后背。过了一会儿,孩子终于吐了几口水。”说到这里,何华兴语气平缓了很多,“当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心想这下有救了。”

对于跳江救人这件事,何华兴表示:“我平时经常游泳,水性还算不错,当时也来不及思考,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后怕的,毕竟是钱塘江。”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后,

如何自救?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从指挥,不要猛拽救援者。

遇到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腿抽筋时,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手指抽筋时,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用最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