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濮玉慧 陈玮铭) “旅游日”遇上“非遗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昨日,余杭文旅嘉年华暨余杭区第十九个非遗保护月启动仪式在径山花海举行。
活动现场,“市集+演出”相结合、“非遗+文旅”融合。长乐草龙、径山花鼓、鸬鸟鳌鱼灯、五常十八般武艺……来自余杭各个镇街的非遗节目表演在花海内轮番上演。非遗市集的数十个项目摊位,则集中展示了径山茶炒制技艺、中泰竹笛、良渚剪纸等全区精选的三十余项非遗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径山非遗茶生活”“共绘余杭纸伞”等特色打卡点,市民游客可以品一盏径山茶、作一幅茶百戏、画一把油纸伞,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今天在现场看到这么多非遗的摊位,作为一个杭州人,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看着这些非遗项目,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尽一份力量。”陈晶茹感慨道。不久前,她刚成为“余韵薪传”非遗传习人,将跟着鸬鸟鳌鱼灯省级非遗传承人施卫国学手艺,像她这样的非遗传习人还有69名。
据悉,今年农历五月是余杭区第十九个“非遗保护月”。现场还举行了省市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授牌、余杭区非遗宣讲团授旗、第六批余杭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证书颁发以及“余韵薪传”非遗传习者结对仪式,发布了2024年余杭区农文旅精品线路及非遗保护月系列活动。后续,我区还将举办一系列非遗保护月活动,持续拓宽群众了解非遗渠道,感受余杭非遗传承创新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