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郑锋龙 傅博文) 昨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浙江省政府在金华举办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代号“应急使命·2024”。余杭、象山分演习场同步举行。副市长丁狄刚,区领导王牮、梅建胜、皇甫伟华、吴伟强、吴远东、罗建强在余杭分会场或演习现场观摩、指挥演习。

演习模拟了超强台风“海神”带来持续暴雨,杭州西部城区出现大面积内涝,大量积水涌向地下空间、隧道涵洞等地势低洼地带,部分小区地下车库漏水倒灌风险较高,部分下穿隧道出现积水等情况。570多名各类应急救援人员闻“汛”而动,协同作战。

在余杭街道城南路下穿隧道,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排水,加之排水泵运转失灵,隧道内已有积水,10余辆车涉水抛锚,有数名人员被困。“我们是救援人员,这是救生服,先登船吧!”先期抵达的遥控救生艇率先到达被困群众处。同时,消防力量派出的充气式机动救援艇也在前往救援。

现场不断有救援力量赶到,液压扩张器、快速舟艇等各类施救工具齐上阵,努力打通隧道内到安全区域的救援通道。水下破拆作业难度极高,潜水员利用液压扩张器对车门进行扩张,将被困群众成功解救。

消防救援队伍通过舟艇将获救群众快速转移。同时,潜水员持续排查水下是否还有被困人员。水下机器人同步下水,开展侦察搜索。在安全区域接应的现场,医疗救护人员立即开展紧急处置。增援的排涝机器人也紧急投入排水工作中。

整场演练从头到尾充满科技元素。在特大暴雨来临前,杭州市防指办联合浙江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利用城市大脑内涝风险动态评估模型,根据气象致灾因子数据和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提前24小时模拟地表积水扩散过程,研判全市内涝受灾风险,分析得出杭州西部城区将出现大面积内涝。

在救援过程中,消防救援力量在隧道上方采用拖曳式瞬变电磁技术检测隧道结构安全状况,通过采集数据进行繁衍分析,最终形成地下空间成像图,极大提升了后续的施救效率。排涝机器人、强排泵车等设备的加入,也大大增强了救援力量。此外,演习还综合运用无线通信、融合通信、物联感知、仿真推演、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实现了科学调度、精准指挥、高效救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