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濮玉慧 良渚遗址管理区微融媒体中心 摇慧敏 朱成琪) 从温润的玉石到古朴的陶器,从质感独特的石器到神秘的漆木器,每一种材质所呈现的色彩都承载着鲜明的生活印记和精神寄托,成为良渚之色的灵感源泉……近日,《良渚之色》新书发布会在良渚博物院举行。
《良渚之色》全书约10万字、实物配图800余张、共351页,是良渚文化色彩研究与创新应用项目的重要成果,也是良渚生活美学联盟发起之后重要的、阶段性、突破性研究成果。
该书项目组历时1025天,集结62位专家、学者和设计师等,广泛收集发亮陶片上的一道黑、嵌玉漆杯上的一抹红、瑶山祭坛上的三色交重等色彩,共提取1100组色彩数据,确认了384组良渚特有色,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良渚核心色,并构建了良渚色彩专有数据库。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基于良渚文物,提取的玉器、陶器、漆木器、环境和植物色系;第二个部分为提取的最具良渚代表性、识别性和情感厚度的色彩元素,以现代设计手法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在现代舞、空间设计、运动服装、职业时装、纺织品、数字艺术、工业用品等多个领域大胆跨界,融合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确认了39个独特的良渚原创色名,如琮黄、璧青、抱玉朱等,已在大众生活中广泛传播开,让人们看到这一色彩和命名时,可以生动感知到颜色背后的文物,更深入地了解到良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