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媛媛 通讯员 宋婷) 为全面推进全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打造余杭大思政教育品牌,近日,区教育局发布余杭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品牌——“良育”。
品牌发布暨现场推进会上还成立了由区委宣传部、高校等协同领衔的余杭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智库将挖掘余杭独有的“良渚文化”资源,赋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
活动现场,中国美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校分别与我区多家中小学签约成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后续将围绕良渚文化、新质生产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大国工匠等方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跨学段共建。
全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如何落地开展?余杭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按照红色传承、文化民俗、科技创新、自然美育等类别,现场发布了“自励·薪火相传”“自信·鉴古知今”“自强·创新策源”“自然·和美乡村”4个学习实践矩阵,让学生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打造“有风景、有温度、有触动”的“良育大思政”。
近年来,区教育局深入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今年我区新增思政课一体化教育部重大项目实验校1所,获评省级示范团队1个、省级典型案例4个,副省级专项课题1项。值得一提的是,10月24日,良渚第二中学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学代表,在教育部召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12月,《人民教育》2024年第23期刊发推介余杭区教育局《践行总书记嘱托 在学校落地落实见行见效》经验做法。
接下来,余杭将深化探索“良育”思政教育品牌,建设一批沉浸式思政课实践矩阵,编写一批根植良渚文化的生动实践教案,培育一批高素质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打造一批有针对性、吸引力强的大中小学示范“金课”。按照“一年示范扩面、两年创出成绩、三年打造示范”的建设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使各项机制更加完备,运行更加规范,力争成为省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