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一清)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理论,给村里带来了哪些变化?径山镇四岭村党委书记章云峰如数家珍:“我们创立了‘兰坪议事’民主协商平台,迄今已开展600多场次议事,先后化解矛盾纠纷130多起,协调解决各类问题505件……”
车坑坞南坡有一块大坪地,名叫“兰花坪”,过去村民在劳作间隙都会聚在这里休憩聊天,有时也会讨论村里的大事小情。后来,村里每逢有事情要召集村民商量,就会来兰花坪大喊一声,在附近劳作的村民听到后会停下手中的农活,聚在一起说说自己的意见建议。
结合这一背景,四岭村打造“兰坪议事”平台,旨在借助村级协商议事,将“两众”理论贯彻落实到基层治理中。
章云峰向记者展示了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他说:“这是在‘两众’理论指导下,村民们一起商量出来的,大家一同遵守,只有思想基础打好了,乡村才能顺利发展。”
“民主协商品牌和村规民约仿佛不够具象,还有什么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变化吗?”记者问。
“今年,我们村建立了‘溪上四岭’市集,这个很具象。”章云峰说,“就在村口鱼鳞坝附近。”
走出村委会大门,向东走约百米,记者果然看到了统一设计过的“溪上四岭”摊位,在村道一侧一字排开。
2022年,随着仕村溪戏水点鱼鳞坝在社交媒体上“出圈”,来村里的游客陡然增多。2023年游客数量更是达到顶峰,高峰期日客流量达5万余人次。“来玩的人多了,村民们就在家门口做起生意,一开始秩序很乱,都不太规范,经常造成交通堵塞。”四岭村村民何增朝回忆说。
针对村道交通拥堵、商贩无序经营等问题,四岭村召集班子成员、村小组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企业代表等90多人开展共商共议,形成了“溪上四岭”市集的概念:利用法制公园到村委段的沿溪景观道路,让摊贩通过抽签获得固定摊位,规范河道两边商贩经营,同时整合后房畈园地资源,扩大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
说干就干,村里对嬉水区块进行提升改造,增设沿线共富摊位44个,开放庭院共享停车位200余个,为周边村民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给150余户村民带来收益。旅游旺季最高峰时,参与经营的村民日人均收入可达1000元。
“各方共商出来的结果,容易被大家接受,落实起来也特别快,效果也很好。”章云峰介绍说,比如一些排在末端的摊位生意通常比不上排在前面的,为了实现公平,村民一致同意用抽签方式来决定摊位。一位抽到靠后摊位的村民说:“这是公开抽签,我没什么怨言,只要能赚到钱就好。明年我们可以重新抽签,希望下一次能抽到一个靠前的摊位。”
67岁的何增朝也找到了一份工作——疏导交通,他告诉记者,人流量、车流量大的时候,他每天的收入有100多元。
沿着“溪上四岭”市集向村里走去,一缕咖啡香飘出来。原来,村里还有很多新业态都是“两众”理论催生出来的,村咖就是其中之一。
2023年,为促进乡村共富,四岭村召集众人共同商议。这次商议帮助四岭村摸清了家底,形成“集体资产一张图”和“历史遗留问题一张表”。最终,大家一致同意由村整体流转千岱坑和菜田坞沿溪区块内23处连片文化资源,引入3家专业乡村旅游运营公司,对该区块进行整体规划运营。
四岭村这个余杭西部的小山村,在充分运用“两众”理论的背景下,如今拥有文创集市、露营、村咖、民宿等多元业态25家,成功落地多个文旅项目,其中SEEING CAMP溪野营地、ZIAN Gallery桉画廊、MOJ咖啡等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00万元。
目前,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利益分配等大事小事,都会通过“兰坪议事”,让村民主动参与、广泛参与、有效参与,为村庄良好发展打下群众基础、提供原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