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晗语 通讯员 钱航欢) “这里不仅有养老食堂,就医也方便,出门过条马路就到社区医院,我们还有自己的签约医生。”家住仓前街道葛巷社区的程慧娟向记者打趣道,“我的车只能在停车场积灰,因为出门办事、购物、看病,走几分钟就到,住在这里干什么都方便。”
步行十几分钟,就能满足购物、养老、托育、休闲等生活需求,这便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带来的幸福。
近日,浙江省公示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典型案例,余杭有6个社区上榜,分别是仓前街道葛巷社区、太炎社区,良渚街道良渚文化村社区,五常街道南滕社区,闲林街道翡翠社区、方家山社区上榜。
记者从区商务局了解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从商业网点布局、商业设施完善、消费场景创新、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等多个维度,让居民在“家门口”消费更有活力、生活更有滋味。
昨天下午2时,葛巷社区百岁幸福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热闹非凡,打乒乓球的、看电影的老人真不少。旁边的婴幼儿成长驿站里,爷爷奶奶们带着孩子正在玩耍。另一边的喜马拉雅数字书房内,几位市民正在安静地看书学习。
“除了打造百岁幸福家、托育中心外,社区还格外关注青少年,引进了一些无人化自动设备,例如24小时图书馆、百姓健身房等,不仅让‘一老一小’有去处,也让创新创业人才在这里安居乐业。”葛巷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方鹭告诉记者,“我们还注重精神文化氛围的打造,社区里邻里氛围一直都很融洽。”
消费购物方面,葛巷社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记者从社区出发,步行约5分钟便到达位于未来科技城商圈黄金地段的EFC LIVE欧美广场,“家门口”的商业配套已成为葛巷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余杭,越来越多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在涌现,例如:良渚街道玉鸟社区生活圈,打造以品质居住、高端商业商务、数智创业、休闲娱乐为核心功能的产城融合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瓶窑镇里窑社区以瓶窑老街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为底色,创新“里窑3X”模式,推进有限空间迭代升级,实现功能激活、服务优化、业态升级,重塑一个生活型、文化型、景区型多维融合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无论是家门口的早点铺、菜市场,还是家电修理、休闲娱乐,都可以看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其实是一项综合的民生工程:一边打通基本保障类服务,“圈”出高效便捷生活;一边畅通城乡经济“微循环”,“圈”出消费新活力。
接下来,余杭将持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争取到2027年,在全区建成布局合理、业态齐全、服务优质、规范有序、智慧高效、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数量不少于40个,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