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丽雯)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昨日上午,2024年杭州市“我和我的有礼故事”分享会(余杭专场)在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启。
活动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等单位承办,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明素质工程”“浙风十礼”等主要内容,展示“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推进3年来呈现的生动景象和有礼故事。
整场分享活动有歌曲舞蹈、情景小品、朗诵诗赋、琴笛合奏、快板表演等形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描述着余杭的文明蝶变。其中,文化特派员、器乐专家何碧芸、陆卓瑜首次同台献技,大受观众欢迎。他们用琴与笛合奏歌曲《如愿》,以深情的表演,展示着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未来的憧憬。文明实践情景剧《爱在余杭》也在舞台上与大家见面,将短小精悍的理论宣讲、文明实践、科普宣传等内容深度融合,将文明的思想潜移默化植入人们心中。
除了精彩的分享活动,文明市集也在外场同时展开。市集分为文明宣传、文明实践和文化展示三个部分,伴着七味咸茶的可口味道、宋韵点茶的袅袅香气、余杭纸伞的多彩风姿等,在轻松的氛围中,文明上网、文明交通、文明生活也传达到市民身边。
近年来,余杭以“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为牵引,深挖“礼”的内涵外延,赓续“有礼”文明基因,着眼“浙江有礼·文明圣地”省域文明新实践样板地打造,开展多种活动,有效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礼让斑马线、聚餐用公筷、随手做志愿等文明好习惯蔚然成风,文化古邑余杭数千年文明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