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关于全面借助杭州亚运成功举办优势,进一步提升余杭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届次: 十六届四次
领衔人: 汤敏贤
附议人: 叶飞, 吴强, 沈美芬
承办单位: 区文广旅体局
协办单位: 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委组织部,
处理情况: 汤敏贤代表“关于全面借助杭州亚运成功举办优势,进一步提升余杭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接到代表建议后,我局十分重视,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全面借助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优势,高标准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新中心,助力余杭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余杭区在杭州大力实施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重点工作中扛起大区担当、彰显大区作为的应有之义,对于余杭持续深化“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成效、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与综合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局正在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扩大体育场地供给。加快推进国际体育中心建设,优化国际体育中心内部设计方案,使场馆既能举办高规格比赛,又能满足市民健身、青少年培训、会展、商业演出等需求。尽快与杭师大共同确定高校亚运场馆惠民开放的具体措施,保留2个亚运场馆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功能,满足过渡期内组织大型赛事活动需求。持续优化完善10分钟健身圈,计划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2.5万方以上,基层体育场地设施52处,积极发展水上运动等体育场地设施,争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全市中等水平。 二是打造体育赛事品牌。积极接洽高等级体育赛事资源,着力推动橄榄球项目写入《杭州市加快推进国际赛事之城打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积极与中国橄榄球协会、世界公园定向组织、中国龙舟协会等体育组织和省市体育局对接沟通,争取承办橄榄球、公园定向等高等级赛事,全面增强余杭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培养引进体育人才。已与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天研究院三所高校签订加强体育事业发展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探索场地共享、赛事共建、人才共育三位一体协同协作模式。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创新争优、人才招引、项目打造等方面的支持引导,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体育人才,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社会体育团体参与全民健身工程的推广与普及,带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推进体旅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余杭梦马”“大运河龙舟赛”“余杭十二时令全域户外挑战赛”等特色地方赛事IP,积极发展路跑、登山、定向赛、龙舟、足球等各具镇街特色的赛事活动,推动鸬鸟、径山、良渚创建省级运动休闲小镇,打响“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塑造“东部水上运动、中部场馆赛事、西部户外休闲”的全域体育发展格局。 五是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开展全区体育产业普查,依托区内良好的科技体育发展基础,探索体育赛事市场化、智慧化运营机制。结合大型赛事举办承办工作,积极引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性赛事运营企业及科技机构,鼓励和支持体育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推动赛事引流与运动普及相互促进。 六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与世界橄榄球联合会、世界公园定向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络关系,争取世界橄榄球联合会中国办事处、世界公园定向组织中国办事处落户.以良渚论坛的永久性落户为契机,拓展同“一带一路”国家体育项目交流与合作,形成“赛会”一体的交流平台,向世界讲出中国体育发展的“好故事”“好声音”。 七是完善体育政策体系。制定实施《余杭区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体服务暂行办法》《余杭区文体文物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对社会力量承办赛事最高补贴110万元、建设运营场馆最高补助300万元,激发社会能人、体育达人干事创业热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