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重点工作 | 牵头单位 | 完成情况 |
1 | 实施创新策源工程,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之江实验室二期、南湖科学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四大省实验室、临港国家实验室浙江基地和超重力国家科学装置等科研重器发展,推动“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落户,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保障阿里全球总部、菜鸟网络总部、达摩院建成投用。 | 区科技局 | 1.实施创新策源工程,之江实验室二期工程科研区、湖畔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超重力国家科学装置等科研重器等8个项目列入省科技创新强基工程,2023年实际完成投资居全省第1位,完成全年计划122%。 2.推动“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落户。 3.菜鸟网络总部、阿里全球总部、达摩院均已建成。 |
2 | 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入选“双尖双领”等省级以上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5项。 | 区科技局 | 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双尖”“双领”重大核心攻关项目25项。 |
3 | 实施美好教育工程,打造省现代化学校等示范标杆学校20所,开展大走廊基础教育名校集团化办学行动,全年引培省市名师名校长100名,启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 区教育局 | 实施美好教育工程。一是打造示范标杆学校,新增省现代化学校10所,数量居全市第二、全省前列,新增省一级、省二级幼儿园21所,数量居全市第一。二是开展名校集团化办学行动,杭二中、学军中学教师团队正式入驻两所余杭学校,杭州市理想实验学校正式挂牌,绿城育华教育集团与良渚古墩路小学合作项目常态开展,杭外、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理想教育研究院正式签约。三是引培省市名师名校长,面向全国选聘名优教师,完成56人入编发文;成立73个双领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新评省师德楷模、正高级教师等省级荣誉教师8人,市级“两优一突”人选46人,市教坛新秀90人。四是开展全国义务优质均衡区创建,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的实地评估。 |
4 | 保障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成运营,加快构建各类创新主体协同、线上线下结合的技术成果交易市场。 | 区科技局 | 1.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成投用,接待包括科技部火炬中心、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大、省政协、市人大、市政协、等领导及专家80余批。合作开展首选地政策培训、成果转化员培训等5场,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 2.支持杭转中心依托浙江网上技术交易市场3.0,开发智能化筛选、评价、匹配和对接等功能,构建初步智能化平台。 |
5 | 推动建设之江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促进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00亿元。 | 区科技局 | 1.2023年,技术交易额完成213.83亿元。 2.之江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经与之江实验室多轮协商沟通,对房租、税收、活动支持和场地安排已初步达成一致,双方已对“补转投”项目支持形式达成初步共识。 3.2023年入选省首台套项目15项,入选省首批次新材料2项,入选省级以上软件首版次产品20项。 4.概念验证中心:在之江实验室举行2023融·创新生态大会,已由之科控股牵头成立余杭区概念验证中心发展联盟;作为“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赛道指定合作概念验证中心,为参赛项目提供技术可行性和市场接受度的专业意见。 |
6 |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50家以上。 | 区科技局 | 1.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74家。 2.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支持78家企业开展研发工作。 |
7 | 设立首期5亿元的之科基金,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 | 区国投集团 区科技局 | 之江实验室首期基金已成立。 |
8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00件,其中高价值专利拥有量达3600件以上。 | 区市场监管局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030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734件。 |
9 | 办好TR35等品牌活动,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为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力支撑。 | 区委组织部(人才办) | 1.深入实施“聚心聚智聚力”工程,按照一季度一品牌的方式构筑全年赛会活动矩阵,全年围绕“创新”“创业”“生活”主题累计开展活动124场,举办“众智共创 看见未来”恳谈会8场; 2.承办“杭州欢迎新伙伴”“青荷对对”等市级人才活动,全年召开TR35、2023良渚尖端科技论坛、“访工访学访窗口”主题活动、2023科技国潮产业大会、“青才来余 共创未来”省海高会青年分会换届会年会、杭州市余杭区首届“海创未来”人才大会暨“感传算控”科创产业论坛等品牌赛会活动36场,隆重发布“海创未来”人才品牌。 |
10 | 保障创新创业空间,新增孵化载体30个、物理空间160万平方米,创建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个以上。 | 区科技局 | 全区共新增孵化载体38个,新增物理空间179.44万平方米。全区创建市级以上孵化载体24个。 |
11 | 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0家。 | 区科技局 |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7家,列全省第一。新增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34家,列全省第一。 |
12 | 谋划建设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筹建“长三角人才之家”,招引顶尖人才20名、领军人才200名、储备人才50000名,人才总量达到40万名以上。 | 区委组织部(人才办) 区人力社保局 | 2023年全区新引进及合作“两院”院士和海外院士21名,自主培育省顶尖人才3名,新引进青年博士为代表的领军人才365名,新增储备人才5万余名,人才资源总量超40万。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于9月27日开园,共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73家,从业人员11907人,全年新招引、培育人力资源机构90多家。余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选浙江省首批3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园区类名单;我区杭州大鱼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角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及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入选浙江省首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企业类名单,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区(县、市)首位。 |
13 | 制定实施“强信心拼经济”36条实施意见,全力抓开局,实现开门红。 | 区财政局 | 制定出台区开门红36条政策措施,已兑现商务领域政策、工信奖励政策。 |
14 | 坚持“一把手”招商、敲门招商、驻点招商,瞄准世界500强、补链强链、行业领军等企业招大引强,全年招引产业项目20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个,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个。 | 区商务局 | 引进浙能伏打等两大百亿级产业项目,全年累计集中签约重大产业项目326个、总投资超1860亿元。其中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63个。余杭区获评全市唯一的全省十佳招大引强县(市、区),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成效明显获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余杭区商务局荣获浙江省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开展季度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扩大双招双引”、“深入一线城市开展驻点招商”2个案例入选省创新招商方式优秀案例。 |
15 | 加大外资外商招引力度,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 | 区商务局 |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89亿美元 |
16 | 落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等头部企业全方位合作,加速数字消费、智慧物流等产业回归。 | 区亲橙办 | 1.完成亲橙办新一轮挂职人员工作交接,针对阿里架构调整,落实专人业务条线分工,全方位保障阿里“6+N”业务发展需求。 2.完成余杭区与阿里巴巴集团、淘天、菜鸟、云智能、本地生活四大业务集团以及飞猪旅行、达摩院、盒马、阿里体育及阿里健康五大业务板块战略合作协议签订。 3.阿里集团总部(五期)与达摩院已完成竣工交付,钉钉总部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按计划推进中。浙江云数据中心(仁和项目)年底已经部分投产。浙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3年5月29日组建,注册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 |
17 | 开展“抓项目、扩投资、保增长”比学赶超活动,狠抓阿里巴巴全球总部、良渚好运产业园、杭北科创园等“千项万亿”、省市重点项目,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全力打造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的标志性成果。 | 区发改局 | 1.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0.99亿元,增长7.6%,高于全市平均4.8个百分点。 2.省“千项万亿”工程26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年度计划的136.16%。 3.“152”省市县长工程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37%。 4.省重点实施项目10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年度计划的143.33%。 5.市重点实施项目68个,已开工项目66个,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46.16%。 |
18 | 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 区发改局 (金融办) | 全区共有上市企业34家,2023年新增上市企业5家,另有1家企业已过交易所审核会,7家企业在交易所排队审核中;1家企业已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待交易所受理。 |
19 | 推动后疫情时代消费反弹,完善支持优惠政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络零售额均增长8%。 | 区商务局 |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2%;实现网络零售额总量位居全市第1。(网络零售额增速自7月起,数源单位暂停公布) |
20 | 统筹土地“三个计划”,做地、储备、出让分别达到3000亩、2800亩、2200亩以上,土地出让成交额再超400亿元。 | 市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 | 完成收储合计85宗5190亩,年度任务完成率185%。土地出让2800亩,完成全年计划的127%;土地出让2849亩,完成全年计划的130%;出让金完成年度出让金任务的102%。 |
21 | 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和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 区发改局 区财政局 | 2023年,我区共申报两批次专项债储备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项目共60个,位居全市第一。 省财政厅根据我区申报情况,分三批次共下达新增专项债额度。我区全年共发行31个项目,发行进度达100%。 |
22 | 聚焦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低碳+新能源互联网“5+1”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 | 区经信局 | 1.推动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政策落地。制定出台《余杭区支持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实施细则》等三项产业政策。余杭区高端软件产业集群入选第一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瞄准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重点细分赛道,持续推进重点项目招引,全区累计招引智能物联产业项目127个。 2.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建设。截至目前,集聚生物医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3家,上市企业4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5家。共有37个项目(按临床登记号计)处于药物临床试验阶段,获批化学药品有效批文12个。聚集有完成创新研发且获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企业129家,获批二、三类医疗器械证503张,15个产品被纳入国家及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优先审查程序并获批上市,另有12个产品在国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中,形成优质的创新产业发展基础。 3.全力推动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实施细则》,6个项目入选2023年浙江省制造业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项目名录,入选数量全市第一。9个项目入选2023年浙江省制造业首台(套)装备,其中国际首台(套)1项,国内首台(套)2项,省内首台(套)6项,入选数量全市第三,全省第四。 4.聚焦打造新材料产业生态圈。推荐杭州玻美、卡涞科技等2家企业产品成功入选省首批次新材料认定名单。华光焊接被市经信局认定“高性能焊接材料”细分赛道链主企业。 5.打造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指导钱开区成功申报省级绿色低碳园区、南方泵业成功申报省级绿色低碳工厂;杭州鸿光浪花豆业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节水型企业;杭州万全金属软管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成功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
23 | 实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创建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2家,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 区经信局 | 1. 2023年,全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998.5亿元,同比增长11.9%,总量继续位列全市第1。 2.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型制造企业培育库,组织推荐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示范平台1个、省级示范企业8家。入选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新增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 |
24 | 建强数字健康产业园、数字文化社区等载体。 | 区经信局 | 1.数字健康产业园总建筑面积5.2万方,先导区企业入驻率85%以上,重点企业有圣域生物、荷湖科技、爱听科技等。已招引之江实验室数字健康成果转化基地、张伯礼智慧健康创新实验室、杭州涿溪脑与智能研究所、比利时鲁汶大学医疗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中心、浙江中俄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一流的“三名”研究机构。2023年举办“余”你相伴,数“健”未来——数字健康行业大会暨数字·健康产业园三周年成果发布会。 2.数字文化社区总建筑面积23万方,招引企业超270家,其中上市企业1家、准独角兽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2023年被国家文旅部、商务部列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服务载体名单。 |
25 | 实施“雄鹰计划”“双百计划”,打造全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杭州)总部基地,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5家、市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制造业投资增长20%。 | 区经信局 | 1. 2023年全区累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4%,降幅逐月收窄,较1-11月收窄0.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5%。 2.“雄鹰计划”“双百计划”: 组织开展2家省级雄鹰培育企业的认定上报,华立集团、菜鸟供应链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雄鹰企业;完成新一轮“双百”培育企业名单认定,其中大企业大集团37家、成长型优势企业47家。 3.“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开展四季度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截至目前,我区已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525家,数量全市第一;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认定325家,数量省市第二;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增22家,数量全市第一。 4.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指导益利素勒申报省未来工厂,组织申报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9家,市数字化车间5家。 |
26 | 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政府质量奖企业等品牌企业10家以上。 | 区市场监管局 | 新增品牌企业25家。 |
27 | 启动长三角数智经济产业园项目、未来科技城上市企业园等工业用地有机更新1500亩,新建产业空间150万平方米,出让工业用地1000亩。 | 区经信局 | 已启动建设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项目92个、涉及工业用地1551.02亩;改扩建产业空间建筑面积161.39万平方米;全区共出让(公告)工业用地38宗,1009亩。 |
28 | 抢占人工智能、智能计算等新兴赛道,深化元宇宙、区块链产业园建设,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0%以上,打造全省未来产业高水平发展集聚区。 | 区经信局 | 1.高能级举办2023未来产业发展大会,重磅发布《未来科技城培育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制定“1+6+6”工作体系,首次发布未来网络、未来出行、未来医疗、未来材料、未来物流、未来园区、脑机智能7大未来产业应用场景,面向全社会征集产品和解决方案。 2.聚焦“空地一体”未来产业,成功落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自动驾驶游览观光线、未来科技城亚运智能公交接驳服务、全国首条高铁智能网联接驳线等3个应用场景,其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自动驾驶游览观光线为全市首条自动驾驶景区游览观光线,车辆获杭州首张载人功能型无人车测试牌照。顺利举办杭州市未来先行者创新应用大会,重磅推出全国首个区级“空地一体经济”产业政策,成功签约一批智能网联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 3.全区完成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9.1%。 |
29 | 未来科技城要加快25万方未来谷等重点项目建设,招引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0个,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400亿元。加快朱庙、金星、永乐等园区有机更新,迭代升级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第一站,加快创建省级高新区。 | 未来科技城 | 1.总计招引104个集中签约项目,其中100亿以上项目1个,50亿以上项目5个,20亿元以上项目11个,10亿以上项目27个。 2.1-9月,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413.82亿元。(数据未更新、季度出报表) 3.已完成朱庙、金星、义桥3个园区的有机更新方案编制工作,《朱庙和金星工业园区有机更新实施方案》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审核,未来科技城牵头实施的9个工业园区有机更新方案全部编制完成,其中,高桥云港于一季度完成改造并顺利开园,引入阿里旗下瓴羊总部及斑马、瑞思坦等多家优质科技型企业,2023年已注册落地企业85家,入驻员工2500余人;朱庙工业园区安置区块已完成征迁,其中永达兰、港龙2宗地块已拆平,安置楼宇项目方案设计已完成,宇鑫、乘鸿等3家企业更新方案已成熟;金星工业园区安置区块已完成前期排摸,自主更新企业东欣建设已开工建设。 4. 2023年新出让9宗工业用地合计207.16亩,图维、小电、思看等新拿地项目顺利开工,启动有机更新工业用地658亩,实施项目47个,改扩建产业空间57万方,梳理储备项目35个;已完成土地征迁756.68亩,可做为园区拓展储备用地。 5.未来谷:非地保区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外运完成80%;一、二区块承台及底板施工。 6.2023年累计收集300+条成果转化供需信息,线上公开推介成果需求51项,开展对接活动40场,落地实验室转化项目5个,其中2个项目通过人才评审,3个项目顺利融资;与中科深圳先进院联动开展杭深科转产融创新计划,吸引200余个项目参与率先杯概念验证赛,成功举办召开未科之光年度科创盛典暨决赛。 7.未来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被认定为省级高新区。 |
30 | 良渚新城要重点推进CBD核心区、勾庄未来产业社区等项目,深化生命科技小镇、梦栖小镇建设,推进通运产业园、良渚都市产业园有机更新,争创国家文化进出口贸易基地服务载体。招引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0个,实现数字文化产业、生命科技产业增长10%以上,打造活力宜居的科创文化新城。 | 良渚新城 | 1.2023年,总计招引104个项目,亿元以上项目88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4个,20-50亿元项目6个,10-20亿元项目10个,5-10亿元项目9个,1-5亿元项目59个。数字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生命科技产业营收增长10%以上。 2.商务核心区提升工程(一期、二期)完成约90%;郁宅路完成75%;良渚新城中央商务核心区绿道一期可施工区域完成95%,完成总工程量70%;良运街提升改造完成80%;良渚新城核心区环境提升完成;良渚新城核心区亮灯工程完工;生态艺术岛一期提升工程完工;规划支路一、运河农居点四期配套道路等7条核心区内道路完工。 3.梦栖小镇: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杭州)已成功申报,以梦栖小镇和良渚数字港项目作为申报范围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被列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省级培育名单;未来之光光之塔、玉鸟集等项目投入使用;浙江书法院已开园;中国美院与三棵树集团成立色彩研究中心已落地设计中心;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良渚论坛”之艺汇丝路艺术家分论坛在梦栖小镇设计中心举行。生命科技小镇: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为19.40亿元,同比增长34.53%;特色产业投资为12.80亿元,同比增长80.53%。特色产业营收预计增幅10%以上,并入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生物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人民网2023健康中国实践案例。通运产业园:地块一:地下室主体结构已完成,目前地上主体结构已完成至20%;地块二:桩基工程、围护桩已完成,土方开挖完成至30%;地块三:桩基工程已完成,土方开挖完成至65%,地下室结构完成至10%;地块四:桩基工程、围护桩已完成,土方开挖完成至30%。良渚都市产业园:正与片区综合开发方案设计单位开展对接,结合教育技术港项目进行方案修改,已提交区有机更新领导小组会议,根据会议纪要,做好方案调整工作,等良渚西单元控规确定并完成片区开发协议签订后予以启动。勾庄未来产业社区:根据区位发展要求,结合区块现状,目前已完成有机更新方案编制工作,提交区有机更新领导小组会议并通过,目前与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和中建三局等进行合作开发及产业运营的洽谈。2023年园区西面38.6亩空地已完成项目选址论证及产业可研报告,已对该地块进行挂牌,预计2024年1月底前完成摘地并开发建设标准厂房。 |
31 | 钱江经济开发区要加快整合提升步伐,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梯队,重点推进圣钘能源、仁和里数智产业园、仁和南站TOD等项目,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实现产业投资20亿元以上,向省级经济开发区第一方阵迈进,打造“最美开发区”。 | 钱江经济开发区 | 2023年全年总计招引56个项目,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以上项目4个,20亿元以上项目7个,10亿以上项目15个。 2023年全年完成固投同比增长38.29%;完成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7.52%;仁和里一期:地下室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50%;仁和里二期:土方开挖完成20%,压顶梁施工完成96%;仁和南站TOD地块正在拆迁中;圣钘能源已于9月1日报经区级同意,中期调整取消该产业项目。 钱开区单元详细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已撰写完成关于钱开区更名和规划面积调整的请示代拟稿,目前正在征求省商务厅相关处室意见;获评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精特新优质培育服务园区、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示范单位;入选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园区、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园区;在全市开发区(园区)重点任务完成情况通报中,连续三个季度蝉联Ⅱ类开发区组第一。 |
32 | 高质量完成区、镇街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两廊一轴、一核三片”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 | 分区规划已经市区两级审查程序,目前由市政府统一报送至省政府审查中。完成构建“两廊一轴、一核三片”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
33 | 强化规划战略引领,编制22个单元、942平方公里详细规划,实现规划管控全覆盖。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 | 22个详细规划已全面开展规划编制工作。16个规划编制攻坚年项目,其中8个详规单元已获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8个单元已完成市规资局审查,正进行市政府上报程序。6个非攻坚年项目已完成编制,下一步报上级审查。 |
34 | 完成杭州城市新中心空间概念规划,推进编制云城18平方公里区域规划。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 | 1.杭州城市新中心概念规划已完成。 2.云城18平方公里区域规划已纳入西站新城单元详细规划,该详规已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 |
35 | 拓展规划落地空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500亩,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13971亩。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 | 1.已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各项指标合计3242.7亩,其中计划指标2868.7亩,验收备案县域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174亩,完成年度新增建设用地2500亩的任务。 2.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25215亩,完年度计划的180%。 |
36 | 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机制,前置完成2500余亩土地文物勘探。 | 区文广旅体局 | 共完成2567亩考古勘探,完成年度计划的102.68%。 |
37 | 实施西站枢纽工程,保障高铁西站站房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国际化轨道新城。 | 西站枢纽管委会 | 站南综合体已完成云门主体结构及外立面施工,正在进行机电安装工作,ABCD四栋塔楼已完成地下部分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其中:A塔楼地上12层结构施工中,B塔楼地上15层结构施工中,C塔楼地上24层结构施工中,D塔楼地上26层结构施工中;站北综合体东区地上5层结构施工完成,西区地下室-1层结构施工中;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浙江分中心地下室结构施工中;杭氧绿色数智科创中心已完成土地前期,最终项目方案已公示;云门未来社区10号地块12幢主体结构全部结顶,户内砌体、二次结构完成,外立面幕墙龙骨已完成,室内装修施工阶段;55、56地块12幢主体结构全部结顶,户内砌体、二次结构完成,外墙抹灰完成,室内装修施工阶段;云门公园一期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正在招标中。 |
38 | 实施交通畅达工程,启动康良快速路、聚橙路北延等项目建设,加快良睦路延伸、文一西路西延、杭州中环余杭段、留祥快速路西延等工程推进,保障地铁5号线西延、10号线二期三期、12号线一期等地铁项目实施。 | 区住建局 区交通运输局 | 1.城市道路完成情况:相关道路均已按要求完成年度任务,其中康良路(运溪高架-杭行路)项目已开工;聚橙路北延项目已明确建设主体为云城指挥部,已发布施工招标公告;良睦路南延项目正进行隧道结构及管道施工,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25%;良睦路北延项目正进行桥梁桩基及塘渣施工,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34%;文一西路西延一期项目正进行围护主体结构施工中,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88%;文一西路西延二期项目正进行管线迁改及隧道围护桩中,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12%。 2.320国道杭州博陆至仁和段工程(余杭段)已完成施工图批复,土地农转用已上报省自然厅,完成土建2标招标工作,剩余施工标段招标工作进行中;320国道余杭华坞至富阳高桥段工程已完成施工图批复,土地农转用已批复,项目施工招标已完成,项目已于10月初开工建设。 3.轨道交通完成情况:相关地铁项目均已按要求完成年度任务,其中地铁5号线西延(南湖东站)车站主体结构已完成,附属围护结构已完成65%,附属主体结构已完成38%,计划2024年4月底完工;地铁10号线二期及12号线一期涉及余杭区的年度54项征迁任务已全部完成,以全市第一梯队实现全面清零。绿化迁移、管线迁改、交通导改、农转用手续审批等涉及我区施工进场前期工作均已完成,顺利保障余杭区7个站点全部进场施工;10号线三期约24项征地任务(纳入到2024年考核),涉及我区的任务已提前下达给属地街道,绿化迁移我区已完成审批,管线迁改方案已确定、交通导改已完成批复,农转用手续目前市地铁集团正在进行二公告组件。 |
39 | 启动未来科技文化中心、市民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环阿里、联创街等商圈,繁荣夜间经济、潮流经济、青年经济,提升城市烟火气。 | 区城投集团 区商务局 未来科技城 | 1.科技文化中心-国际体育中心项目:已完成立项、不动产权证、工规证、施工许可证等前期手续的办理。先导区块已完成地下室底板结构100%;核心区块专业足球场标段桩基工程完成90%。 2.余杭市民公园:先行实施向往街以北区块,目前已完成。 3.联创街商圈:设计方案已完成,设计费用已支付,后续将按照相关要求跟进。 4.环阿里商圈:已完成梦想小镇创业大街一期改造项目及参观主动线商业招商,推进二期改造项目及商业招商,目前已完成二期改造设计招标工作。创业集市提升改造项目商业运营单位选定中 。 |
40 | 推进新一轮美丽城镇建设,建设省级未来社区8个、城乡风貌示范区4个,省级森林城镇实现全覆盖。 | 区住建局 区林水局 | 1.城乡风貌:完成城乡风貌区创建4个,云上科创特色产业区、“立体云城”城市新区风貌区、“良渚遗韵”县域风貌区获评省级样板区,其中“梦想未来”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良渚遗韵”县域风貌样板区获评省级“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闲居林下、古埠新韵”传统风貌区等获评市级样板区。 2.未来社区:禹上社区等14个社区获评省级未来社区,其中竹韵等10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引领型未来社区。 3.美丽城镇:已完成余杭区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行动计划及2023年创建镇街建设方案,区级行动计划及4个镇街建设方案获评市级优秀;余杭、中泰、黄湖、鸬鸟4个镇街入选2023年全省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建设名单,鸬鸟、百丈、黄湖、中泰、余杭5个镇街获评市级美丽城镇示范镇;已完成风貌智汇通美镇管理功能升级试点工作。 4.省级森林城镇:12个镇街全部完成省级森林城镇创建工作,已实现全覆盖。 |
41 | 推动核心区高压线路上改下4条,新增充电桩250个,建成综合供能服务站2个、5G基站300个。 | 区住建局 | 杭余线、余杭线、汀大线、汀绿线4条高压线已完成上改下;建成新能源充电桩652个;建成综合供能服务站2个;完成5G基站建设451个,完成市级年度建设计划161%。 |
42 | 动态推进城市化管理区域拓展、管养标准提档、数字城管扩面,着力在核心区块打造精品示范街区,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国际化精细化水平。 | 区综合行政 执法局 | 1.城市化管理区域拓展、管养标准提档方面:已完成城市化管理区域调整,调整后面积为169.861平方公里,于6月25日正式执行。属地新标段管养标准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提升。已完成文一西路、余杭塘路等15条高标准保洁道路创建。 2.数字城管扩面方面:完成全部城市化管理区域169.861平方公里,以及城市化管理区域以外的村社驻地、农贸市场、学校等公共区域325.281平方公里的数字城管覆盖工作,每日投入采集员243人、视频监控巡查人员24人,机动车12辆、无人机20架。 3.精品示范街区方面:指导区内综合体商圈制订“一场一方案”,完成欧美金融城、西田城、玉鸟集、闲林埠老街、西嘉广场、西溪印象城等7家商业综合体、市场及商业街区的外摆审批,涉及外摆面积7007.58平方米、商户157家、从业人员824人。12月19日,省住建厅发文公布了2023年度浙江省“高品质示范街区”“街容示范街”“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设置样板区”项目完成名单,我区仓前街道联创街区的“未来之城 梦想之街”示范街区被评为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良渚街道玉鸟集被评为省级“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设置样板区”。同时,欧美金融城、玉鸟集、闲林埠老街被杭州市城管局评为市级商业外摆样板区(路)。 |
43 | 持续推进“美丽余杭迎亚运”行动,加强亚运场馆周边、良渚古城遗址、杭州国家版本馆、入城口和主干道等参观点位、连接线路和重点区域环境整治。 | 区综合行政 执法局 | 1.“匠心提质绣杭城”项目:涉及我区五条风景线共32个分项(131个具体项目),所有建设类项目均已在时间节点前完工。 2.开展社区三大提升行动:累计清理公共区域、楼道堆放杂物560余吨,整改机动车、非机动车无序停放等问题4500余处 3.打造市定出彩项目:精心打造3个市定出彩项目,目前良渚古城遗址景区、良渚玉鸟集商业特色街建设打造及杭州西站环境提升项目均已完成。 4.亚运场馆周边环境景观提升:已完成重要道路交叉口花园、花坛设置、道路国际化标识提升,夜景灯光拾遗补缺,联创街提升改造。 5.良渚古城遗址、杭州国家版本馆周边:已交办涉及路边行道树、中央绿化带、花坛草坪、路面保洁、机非隔离栏等25类问题5期518件,整改率100%;牵头对104国道、莫干山路、运溪高架路沿线开展景观提升,累计完成立面修整、环境整治、花境设置、围挡更新、吉祥物更换等79处。 6.入城口和主干道沿线环境景观提升:杭徽高速余杭入城口获评杭州市环境品质“赛马”比拼优良等次。完成104国道沿线环境和亚运氛围提升工作。 两路两侧环境整治:已交办涉及绿化缺失、暴露垃圾、设施缺损等问题2687件、整改完成2687件,整改率100%。对大面积黄土裸露、绿化缺失、亚运氛围不浓、公交站台等问题交办责任单位处理,均及时完成整改及反馈。 |
44 | 强化渣土治理,消纳能力达到800万吨以上。坚决遏制新违建发生,拆除违法建筑40万平方米。 | 区综合行政 执法局 | 1.渣土治理方面:2023年,余杭区累计消纳工程渣土928万吨(其中区内消纳场地消纳渣土540万吨;推进余杭城发(原叶根)临时渣土码头恢复运营,累计消纳渣土181万吨;另通过协调周边富阳、临安、临平城区保障消纳207万吨)。 2.拆除违法建筑方面:2023年,全区违建处置75.14万方,完成年度任务187.85%。 |
45 | 启动鸬鸟、百丈天然气管道建设,实现“镇镇通”。 | 区住建局 | 已完成黄湖-鸬鸟段,鸬鸟-希尔顿酒店段,鸬鸟-百丈段市政燃气管道施工,实现燃气管道“镇镇通”。 |
46 | 实施文化地标工程,以良渚文化为龙头,加快区内各类文化资源串珠成链,打造集中展示5000多年良渚文化、2000多年运河文化、1000多年径山文化、千年古城文化和苕溪文化的“重要窗口”。 | 良渚遗址管委会 区文广旅体局 区委宣传部 | 1.打造文化地标工程。完成《余杭区公共场馆(文体)规划布局研究》,规划建立“5+18+X”场馆体系,图书馆(新馆)与区工人文化宫、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合建,建设主体为区城投集团;文化馆(新馆)选址中轴线岛头地块。其中大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在原科技文化中心地块,美术馆调整到良渚板块,待区委区政府确定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后明确最终选址。杭州音乐厅项目选址基本确定,完成选址区块地铁振动可能产生影响的声效评估。目前立项主体和出资方未明确,市委宣传部于8月向市委主要领导递交了报告,尚无明确意见。 2.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承办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浙江良渚”活动。承办“悦读迎亚运 书香满杭州”2023“书香杭州”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开展文化礼堂联盟走亲苕溪文化节、文艺汇演、礼仪展示暨全省礼堂日联合直播活动等。组织开展运河文化和径山文化相关非遗宣传展示活动65场。承办全国“蒲公英计划”书法名师团学术交流活动与高峰论坛、“径山之夜”全国好腔调新古典戏曲季颁奖典礼、2023“书香杭州”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023西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等多项国家、省市活动;举办“余杭之夜”新年音乐会;举办2023年“相约亚运·赋美余杭”系列文化赛事活动。 3.挖掘文化遗产资源。高水平完成首届“良渚论坛”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致重要贺信,进一步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开展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整改提升,完成国外艺术家、汉学家采风接待服务,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圣地魅力;高质量完成亚运任务,开展迎亚运专项提升行动,针对点位、线路、安防、软硬件、氛围等完成全面提升;推出无人车项目运营,打造外语讲解团队,组织开展外语讲解培训,升级公园8国语言讲解词,全力做好亚运外媒记者团、宾客大家庭服务等接待工作,进一步彰显杭州历史文化名城魅力;良渚文创“礼阅良渚端午粽子礼盒”荣获“杭城迹忆”文创大赛一等奖,参加上海长三角文博会、杭州文博会等推介交流,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
47 | 加快良渚博物院二期等良渚文化大走廊项目建设,推动洞霄宫遗址保护和文化价值挖掘。 | 良渚遗址管委会 区文广旅体局 | 1.完成《良渚文化大走廊发展战略与行动规划》(征求意见稿)编制,发布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制定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政策20条。 2.良博院二期项目设计方案根据国家文物局审核意见,正在对接设计优化调整。 3.洞霄宫遗址成功列入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8 | 编制实施千年古城复兴综合规划,推进余杭直街保护利用等项目建设。 | 区发改局 未来科技城 | 1.推进综合规划编制。完成千年古城复兴专项规划,对直街区块36处古建筑实施应急抢险加固。全面配合市考古所考古前置,协助举办“古邑风华——余杭汉六朝考古成果展”。 2.加快重点项目开发。完成荆余线改建、城东路下穿跨苕溪南北通道、余杭官山九年一贯制学校等14个项目865亩征地、28户农户和7家企业搬迁签约工作。保障杭州中环、X209县道等13个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谋划实施金星、义桥园区有机更新。 3.加强宣传氛围营造。全年开展相约周末、文艺赋美等群众文体活动780余场。首届禹上水文化节入选“民间民俗·多彩浙江”系列活动。发表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1002篇,其中央媒116篇。《苕溪》获评省级群众文化报刊金奖。 |
49 | 启动区级图书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点配套项目建设,营造高质量公共文化空间。 | 区文广旅体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 | 1.推动余杭区人民政府与省文旅厅签订省区共建“文共体”战略协议,明确建设体量,讨论区文化馆地块选址、建设主体等问题。 2.编制完成《余杭区文体设施专项规划研究》,科学布局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构建“5+18+X”文体设施体系,初步确定各类文体设施场馆的布局及规模。已开展《杭州城市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实施性城市设计及重点建筑景观概念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工作,重要文化设施采用“定点不定位”的方式。10月16日,经区规委会审议,明确以福斯特方案为蓝本进一步深化,重点优化大剧院、音乐厅、全龄友好中心等建筑体量及组合模式。 3.已确定将城市服务综合体(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区工人文化宫等功能)等文体设施列入202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2024年年底前开工。区美术馆拟选址良渚新城国创中心,已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完工。区文化馆已与省文旅厅对接建设细节有关方案,后续明确后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
50 | 推进大径山区域保护利用开发建设,打造径山诗路,建成运营径山禅修酒店,启动建设径山九龙瀑嘉佩乐、鸬鸟温泉综合体等酒店项目,完成省级旅游度假区评定,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 | 区文广旅体局区文旅集团 | 1.10月26日省文旅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组成联审组至我区开展度假区省级联审验收工作,会议原则同意通过可研报告。会议后省文旅厅再一次面向各相关部门进行可研书面修改意见征集,现已根据省级部门反馈的书面意见对可研进行修改完善。目前等待省政府发文公布。 2.禅茶文化交流中心已对外正常营业。鸬鸟温泉文旅综合体因发现墓葬20余座,暂无法开工,预计3月考古进场挖掘,6月完成挖掘。径山九龙瀑嘉佩乐项目待该项目地块划入开发边界后,再行实施。 |
51 | 抢抓旅游市场回暖复苏机遇,开发特色精品线路4条,举办专场推介、特色节庆等活动30场,接待来余游客7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7亿元以上。 | 区文广旅体局 | 1.完成溯·文明圣地之旅、创·数字逐梦之旅、品·径山禅茶之旅、享·未来乡村之旅4条特色精品线路开发,相关亚运线路和点位推介视频抖音累计播放量超4000万次,各类网络曝光量超1.51亿次。亚运主题宣传亮相杭州地铁、上海南京路等,进一步擦亮余杭文旅金名片。 2.组织开展长三角文旅市场推广周、“相约亚运·嗨游余杭”城市观光动员集结仪式、“文明圣地 独特余韵”2023后亚运全国旅行商走进余杭、径山“宋”福生活市集等活动50余场,进一步提振文旅消费信心。 3.开展浙里千集·余杭梦马季、浙里千集·余杭樱花季、西门市集等活动700余场次。 4.2023年1-9月,全区接待游客76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9亿元。(全年数据预计1月底公布,可完成全年任务)。 |
52 | 放大文艺基金和文创新政效应,加快影视传媒、动漫游戏等产业发展,新增规上文化企业20家,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 区委宣传部 | 1.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全区规上文化企业实现总营收同比增长17.8%,占比全市50%以上,领跑全市。截至三季度,全区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达168家,同比增长22.6%。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2月初由同级部门出具。 2.打造文艺精品高地。开展2023年度区级文艺发展基金申报和评审工作,共收到104个申报项目。经过2轮评审,共确定31个扶持项目。全年入选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18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占全市40%。 |
53 | 加快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建设,组织“美丽洲”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100场次,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5个。 | 区文广旅体局 | 1.通过省文旅厅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台账验收、实地验收和评审会答辩,目前公示已结束,等待正式发文。 2.组织开展“美丽洲”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 3.完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省级认定35个。 |
54 | 持续推进社科强区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深做透小古城村、花园村等“红色根脉”溯源文章,打造“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杭州亚运会、改革开放45周年等文艺精品项目5个。 | 区委宣传部 | 1.区社科联连续5年被评定为全省“区县社科联工作测评优秀单位”,在市社科联八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作经验交流;高质量承办2023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指导“林下书院”获评省级“社科之家”。 1.课题成果获区级以上领导批示21件(次)。 2..深入全域调研,联动社科智库专家发声。邀请50余名省市社科智库专家走进仁和街道花园村、径山镇小古城村、人大基层站所、径山茶茶企等地开展座(恳)谈会10余次;成功举办“溯源新思想·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理论研讨会,邀请中央党校等省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活动;成立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联盟,发布实践案例集和理论研究成果汇编。 3.举办文艺赋美、“美丽洲”大舞台等活动6000余场。围绕“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杭州亚运会、改革开放45周年等主题创作文艺精品,入选2023年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18项,省文艺发展基金7项,取得历史性突破。文艺精品单项考核列全市前茅。 |
55 | 建设体育现代化区,服务保障橄榄球、排球等亚运会赛事活动,举办区人民运动会,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5平方米以上。 | 区文广旅体局 | 1.召开创建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推进大会,布置创建工作任务;牵头组建亚运工作专班,优化“一办两侧七组”架构方案,推动建立34名区领导领衔包干、83个部门(镇街)狠抓落实、1498个基层网格紧密联动的工作体系。 2.服务保障橄榄球、排球等测试赛2场;顺利完成全民运动会22大项赛事;完成新建省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7个;完成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103个,面积38175.81平方米;完成新建环浙步道32公里;完成新增462986平方米体育面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2.65平方米。 |
56 | 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投入使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化212个“文明有礼”基本单元建设,持续开展“美丽余杭人”等“最美”系列活动。 | 区委宣传部 | 1.不断擦亮“浙江有礼·文明圣地”区域文明新实践金名片。瓶窑镇“幸福乡里共同体”等基层文明实践阵地获评全省“浙江有礼”为民办实事示范项目;7个有礼窗口、有礼地标、有礼单元、有礼实践获评“浙江有礼”省、市典型案例,获评数量均位居全市梯队城区第一;工作经验《探索余杭区“文明有礼”现代社区基本单元建设 打造“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实践新成果》入选《精神文明导刊》2023年第3期;完成《余杭时报》2023年【浙江有礼·最美杭州·文明圣地】专版刊发6期12篇,实现镇域全覆盖;搭建【浙江有礼·文明圣地】“文明有礼”基本单元指数积分评分系统,完成2023年度全区基本单元指数积分评分工作,甄选十个优秀“文明有礼”基本单元村社、“浙江有礼·文明圣地”“四个十”典型予以示范表彰。 2.积极擦亮“人人三小时”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全市首个亚运城市志愿者之家、高标准建成亚运城市文明驿站22个,圆满完成亚运城市志愿服务保障工作,工作成果专报获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批示肯定。组织招募多语种志愿者133名、机关志愿者24名,累计服务90多个国家的300余名外宾,服务时长超4000小时,完成“良渚论坛”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3.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全面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40余场。按照“九有一开”标准高标准打造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1+12+N”工作体系。余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验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大会作经验交流发言。 4.全年累计选评“美丽余杭人”80人、“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110名,申报入选全国最美家庭1户、浙江好人5人、杭州市道德模范等市级最美典型17人次。 |
57 | 以高度的政治担当,落实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全部对账销号清零。 | 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均已整改销号,“回头看”工作已开展。2022年省委生态环保督察交办13件信访、2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销号。 |
58 | 深化蓝天保卫行动,升级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44个,PM2.5浓度维持在3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空气优良率稳定在80%以上。 | 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 | 1.已印发《余杭区“迎亚运·促转型”大气污染专项治理方案》《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专项方案》《2023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计划》。 2.召开重点行业企业绩效提级培训会及汽修行业废气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培训会,跟踪走访企业整治提升工作。 3.已升级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45个。 4.2023年,余杭区PM2.5平均浓度为30.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88.5%。 |
59 | 实施碧水安澜工程,推进梦溪水乡、南湖、三白潭、北湖草荡等综保工程,加快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城西南排、仁和净水厂建设,市控以上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达到100%。 | 区林水局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 | 1.全力推进碧水安澜工程,为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2.梦溪水乡:梦想水乡行动计划已编制完成;和睦水乡建设征迁方案已形成,待汇报明确;五常水乡方案设计因规划用地调整,拟取消。国际体育中心项目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35%;科技文化中心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工程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78%。三白潭:《三白潭综合保护(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评审;北湖草荡:一期工程已提前5个月完工;西险大塘:项目先行段已完工,堤防已全线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6.8亿元;城西南排:目前已全线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0.1亿元;仁和净水厂: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16%。 3.市控以上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达到100%。 |
60 | 强化净土专项整治,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理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 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 | 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地块61块,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工业固废收运体系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均按要求收运处置,安全处理率达到100%。 |
61 |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推进林长制、田长制、河长制工作,加强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保护,创新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 区林水局 | 1.林长制工作:各级林长开展巡林2500余人次,林长督办解决问题260余件,完成上级下发林长挂牌督办问题2个。下发问题提醒单、催办单、督办单5件,问题通报单10件,查处违法案件7起。开展全区野生动植物本底调查工作,完成外业调查、专家评审等工作,发现全球新物种苕溪鱲。余杭区野生动物救助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专家验收并投入使用。顺利完成松材线虫病疫点拔除目标,防控攻坚工作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报表扬。 2.河长制工作:全区河长共开展巡河20882次,发现问题18024个,问题处理率100%;印发“护航亚运”河湖水域岸线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亚运期间全区水域岸线保护专项检查行动;完成8个市级小微水体“城市水客厅”创建;完成全区河湖长制培训工作;开展27条区级以上河湖联防联控活动,建立运河联防联控机制,协同落实河湖管理和保护任务;开展全区河湖长全覆盖排查工作;初步完成镇街级以上河湖新一轮“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开展全区镇街级以上河长年度述职工作;开展全区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工作,已完成全区村级及以上的河道1322.29公里,区级及以上湖泊水库4个岸线总长59.8公里,排查进度100%完成,共排查发现排口10463个。 |
62 | 有序实施“6+1”领域碳达峰行动,完成市下达的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目标,打好迎峰度冬度夏攻坚战。 | 区发改局 | 1.完成余杭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 2.2023年我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完成市下达目标。 3.根据省市工作部署,顺利完成全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工作。 |
63 | 建成运行双碳数字管理平台,推进低碳试点和特色场景打造,完成4家省级低(零)碳试点单位验收评估。 | 区发改局 | 1.余杭云碳平台功能建设已基本完成。 2.完成全省第一批低(零)碳试点验收工作,参评街道、村社均通过验收。百丈镇获评全市唯一的低(零)碳乡镇(街道)试点赛马评比A级单位,百丈镇半山村、径山镇径山村获评全省低(零)碳村(社区)试点赛马评比A级单位。 3.杭州市低碳试点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我区汇报了工作推进情况,会议组织考察调研了首批低碳试点百丈镇相关建设成果。虎哥模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双碳典型案例评选;百丈全域能源托管模式参与国家能源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评选,已被推荐至国家;百丈镇“碳管家”应用、蓝天农业绿色零碳智慧化能源中心项目获评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百丈镇便民服务中心获全省第二批零碳公共机构,区行政服务中心食堂、黄湖镇政府食堂获全省第二批绿色食堂。 |
64 | 探索建立碳普惠交易机制,推动企业增设碳账户130家以上。 | 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 | 持续迭代升级“余杭碳眼”减污降碳协同场景应用,推动能源消耗数据接入,新增碳账户130个。 |
65 | 建立林业碳汇交易机制,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精准提升森林质量3200亩,森林覆盖率达40.32%。
| 区林水局 | 1.已完成全区林业碳汇监测计量和碳中和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获取全区12个镇街、2个林场、154个村社的林业碳指标参数、模型。 2.余杭区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林业增汇试点县创建名单;长乐林场入选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创建单位。 3.完成“云碳”平台农林碳汇子场景一期开发,林业碳账户细分至镇村两级;“浙林碳汇”项目开发已完成885亩国有林地、2505吨减排量的审核备案,其中1148吨已自愿捐赠至杭州亚组委助力首届碳中和亚运;长乐林场已会同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签订碳汇购买协议,交易碳汇量500吨。 4.完成精准提升森林质量5047亩,森林覆盖率达40.32%。 |
66 | 持续推进城市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建设,新增光伏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 | 区发改局 | 2023年,我区新增完成光伏装机容量4.895..87万千瓦,同比增长65.31%完成市下达任务。新增储能项目容量6448千瓦。9个储能项目共计6028千瓦已并网。 |
67 | 实施未来乡村示范带建设8条,创建省级未来乡村3个以上。 | 区农业农村局 | 1.已启动10条未来乡村示范带创建工作,第一批5条未来乡村示范带一期和示范村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第二批5条未来乡村示范带已全面启动创建,形象进度30%左右。 2.成功新增创建5个省级未来乡村。 |
68 | 创建省级美丽河湖2条。 | 区林水局 | 百丈溪、黄湖溪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 |
69 | 深化实施数智农业、“百园农业”,加快建设苕溪省级农业园区,全面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 | 区农业农村局 | 1.110项创建任务指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109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已完工57个,完工率52.3%;实际完成投资额占计划投资额的77.18%,总体进展顺利。 2.开展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局调。修订《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开展2023年度第二批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局调工作,预计增补园区6个、调整1个、清退1个,预计纳入规划的区级农业园区可达102个。 3.2023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24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其中农业特色强镇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已经完工,建设总进度79.88%;;苕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包含20个项目,其中宏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等16个项目已经完工,建设总进度93.15%;我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十大典型建设模式,并在全国性大会作典型发言。 4.我区3个村(中泰街道紫荆村、径山镇四岭村和瓶窑镇凤都村)获评首批省级农产品电商村;推进全区第二批12个数字乡村样板镇村建设,已完成项目建设和专家评审验收;积极申报省第三批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我区3家数字农业工厂和1家未来农场获省厅认定。 5.被授予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最高荣誉“神农鼎”,列入全省“千万工程”重点工程综合领域试点单位;小古城村成为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考察点;余杭区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程被列入全国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案例;召开赓续“千万工程”全面振兴乡村的“余杭实践”央媒记者恳谈会;在北京举办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高层研讨会;部级简报录用2篇;先后在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训班大会和第30届全国农高会乡村振兴(杨凌)论坛上作典型发言。 |
70 | 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深化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新划定16.9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提升10000亩。 | 区农业农村局 | 1.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回头看”和扩面储备任务,立项实施第二轮耕地功能恢复约0.94万亩,并新划定16.9万亩粮功区经省级认定入库,另初步划定230亩储备区。 2.已立项实施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2004亩和改造提升9203亩,共计11207亩,并成功申报创建径山镇前溪村市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 |
71 | 继续做好千年茶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打造“径山有礼”“径山茶宴”等品牌IP,实现径山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 | 区农业农村局 区茶办 | 1.组织举办2023年径山茶开采日媒体通气会、余杭区第九届径山茶茶王赛,承办“径山茶”·天猫春茶节活动、2023年中国“国际茶日”浙江主会场活动等。“径山禅茶”礼盒荣获2023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禅意小罐径山茶产品组合被认定为“2023杭州市特色产品伴手礼”。 4.湖畔居未来科技城店9月19日顺利开业,全面开展径山茶品牌宣传。 |
72 | 推动竹产业发展,释放美丽经济新活力。 | 区林水局 | 完成“1镇+3村”(百丈镇+仙佰坑村、赐璧村、塘埠村)毛竹林规模流转工作,签约率达95%以上,流转毛竹林面积8.58万亩,惠及农户5233户。 |
73 | 实施舒心就医工程,保障浙大一院总部二期(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强化基层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和统筹安排,高标准建设区公共卫生中心、区五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一老一小”等项目,引进高层次、高职称、高学历卫生人才不少于100人,每千人床位数达到5张以上。 | 区卫生健康局 | 1.浙大一院总部二期已正式开工建设;与浙大妇院和浙大儿院完成签约,合作共建“浙大妇院余杭院区”“浙大儿院余杭诊疗中心”,其中“浙大儿院余杭诊疗中心”已启用,启动浙大妇院项目房产租赁谈判和项目装修设计工作。后续将持续深化浙大一院与区一院、市一医院与区三院深度合作。 2.区公卫中心项目开展主体结构施工;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桩基施工;区“一老一小”项目开工;区五院项目及区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室内精装修工程。 3.围绕重点学了建设,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引进高层次、高职称、高学历卫生人才106人。 4.每千人床位数约5.02张。 |
74 | 改善居住品质,安置房、公租房、人才房开工4600套,竣工1.2万套。 | 区住建局 | 安置房、公租房、人才房总计完成开工4416套,竣工30316套。另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6万套,人才共有产权房转化1508套。 |
75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推动区域职住平衡。 | 区住建局 | 商品房销售面积239.1万方,增长8.2%。 |
76 | 建设高质量就业城区,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 区人力社保局 | 1.强化政策供给,制定出台《余杭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做好支持灵活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加强重点群体政策帮扶力度。 2.全面贯彻落实杭州市就业创业新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406个兜底安置就业困难群众。 3.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620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241人,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调查失业率市里不再考核,数据未公布) |
77 | 落实工资支付制度,有效防治新增欠薪事件。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左右。 | 区人力社保局 | 1.对各行业主管部门、镇街、平台、国企加强对企业和在建项目的全覆盖摸排。已累计检查用人单位374家(其中在建项目92个,制造业企业28家,其他用人单位254家),经区根欠办和各镇街初步排摸,发现隐患53起,已发出警示函10份,均已落实稳控。 2.余杭区全区养老保险参保率99.12%,本地户籍贫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100%。 |
78 | 抓实社会救助动态精准兜底保障,构建“1+8+X”大救助工作格局。 | 区民政局 | 1.健全“1+8+X”大救助工作格局,严格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分层分类做好低保、低边、特困及临时救助,累计开展救助“一件事联办”816件,联办率达100%。 2.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6.5万人次。 3.动态精准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年新增低保、低边、特困606户1080人,退出629户920人;新增符合条件重残护理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1197人,退出2097人;实施渐退机制49户164人,确保困难家庭稳定脱贫。 4.抓实探访关爱困难群体。全年累计探访5.2万户次,探访关爱率、幸福清单送达率均达100%; 5.创新慈善救助模式。开展“冬日暖阳”“巾帼暖心”“伴你成长”“靓居行动”等73个慈善项目,帮扶救助困难群体达2.5万人次。 |
79 | 实施“五星幸福体”工程,关爱“一老一小”,全面实施养老服务提质行动,实体化运营三级未保体系,创建全国未保示范区。 | 区委组织部 区民政局 区卫生健康局 | 1.已建设完成“百岁幸福家”12家,完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无感智能终端配置18家,新增认知症照护专区床位103张。已累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13张,服务人数652人,累计提供服务38165人次。 2.舒心养老智慧助餐应用场景已注册2.99万人,累计提供助餐服务249万人次,共接入杭州市“全城通吃”场景点位116家。《居家养老助餐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已通过“国标”申请,正式进入评审周期。 3.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工作,2023年新增备案托位3058个,新增普惠托位2339个,目前总托位数5671个,千人托位数4.1,普惠托位占比81%。完成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28家,开展婴幼儿家长技能课堂110场次。 4.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已开展实体化运营。(目前已不评定未保示范区) |
80 | 持续攻坚共同富裕“十大支点项目”,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区发改局 | 1.迭代升级“支点计划”。创新推出共同富裕“15+4”工作,形成共同富裕“十五大行动”和“四大攻坚改革”,按照年度目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2.全面推进扩中提低行动。据初步测算,2023年余杭区全体居民收入同比增长5.5 %,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同比增5.0%,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6.9%,城乡收入比1.53,持续位居省市最优行列。全面推进扩中提低行动。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9,持续位居省市最优行列。 |
81 | 深入开展“1+5”山城协作、“5+5”镇企合作,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120万以下相对薄弱村。 | 区农业农村局 | 1.创新构建“1+5”山城协作共富机制,开展座谈交流、企业走访、项目督查等“山城协作”活动17次,招商活动212次,接待客商2702人,引进高层次人才54人,西部五镇落户项目92个。 2.推进“5+5”镇企合作,泰熙生物带动了瓶窑及周边镇街超300人的就业;径山书院承办美丽乡村骑游活动,带动径山景区接待游客18.26万人次;鸬鸟汇林双创园通过租金减免、税收奖励等政策招引企业入驻,目前已在册企业423家;遥望科技举办多场大型直播活动为余杭区推介特色农副产品,直播间最高同时在线10万人以上;4个乡产公司(杭州良渚未来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杭州鸬鸟乡村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杭州百丈富美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径山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销售额超1000万元。 4.2023年全区143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4.6%,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150万元以下村社区。 |
82 | 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 区农业农村局 | 1.开展座谈研究、入村调研,压实镇村制定“一户一策”方案并督促落实;聚焦增收目标,联合区统计局,开展镇村报账员业务培训,确保统计全面、收入不漏。组织开展捐资捐物等慰问救助活动,涉及农户41户次;全年累计开展结对干部帮扶走访58735次,累计落实低收入农户就业50余人。 2.全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11%。 |
83 | 着力推进人才“双向双创”省级试点和“3×N”共富行动、“乡创共同体”等市级试点,深化打造具有余杭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 区委组织部(人才办) 区发改局 | 1.推进人才“双向双创”的新模式试点。全市唯一区县在第二批省级共富试点中期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推进人才一体互认,保障飞地人才同城待遇,累计帮助5名人才完成一体化互认。促进资源一体化共享,推进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三侧资源共享,提供138个增值服务事项,链接500多家第三方市场服务机构覆盖协作平台。推进项目一体化共育,建飞地双孵化器互通模式,推进Venture Lab一体化科创培育平台建设,促进创新创业资源异地协同。 2.“3×N”共富行动试点搭建“强村公司+本地企业+当地农户”的联动平台,与宇航梦园公司合作,推动企业对小规模种养殖农户开展技术支持、培训指导、结对帮带,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农村职业经理人强化乡村运营和水基金生态补偿促进乡村发展两个案例入选市级第三批共同富裕试点;灵活就业群体高质量就业和径山镇“乡村新社区”两个案例入选市级第二批最佳实践;径山镇入选全省首批60个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阿里巴巴集团和华立集团2个案例入选杭州市首批民营企业助力共同富裕优秀案例。 3.乡创共同体市级试点以乡村科创园为核心,集聚多家与乡村振兴有关企业研发中心、研学课程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升级,孵化研学基地、农创基地、云创基地、艺创基地、民宿基地等五类产业基地。1-11月,乡村科创园已签约15家乡创特色品牌企业。 |
84 | 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山海协作和区县协作,谱写新时代“山海情”。 | 区发改局 区农业农村局 | 1.我区被列为2022年度浙江省山区26县结对帮扶考核团组A类优秀成员单位,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继续结对临安区和岛石村,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低收入农户增收,共落实区县协作项目23个、市级联乡结村建设项目4个。 2.扎实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开展高层领导互访4次,召开联席会议4次;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完成镇镇结对2对,村村结对2对,村企结对31对,社会组织结对3对,学校结对9对,医院结对5对。开展劳务协作招聘会2次。选派26名专技人才赴对口两县挂职;推进援建项目19个。 3.深入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召开山海协作工作联席会;举办专场劳务协作招聘会1次;推进碗窑村窑文化产业综合体、上墅村蜜梨产业示范园及“协作共富林”等10个项目,助力打造乡村振乡示范点。选派2名干部赴柯城挂职。 |
85 | 严格落实“乙类乙管”要求,全面加强3家区级医院重症床位建设,确保药品、抗原、口罩、呼吸机、监护仪等重点医药物资储备量不少于3个月。 | 区卫生健康局 | 1.完成储备药品目录梳理及相关储备到位;确保药品、抗原及相关防疫物资保障充足,相关储备量不少于3个月。 2.组织下属医院及时配置足量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监护设备,完成重症床位设备配置。 3.做好疫情转段后的设备物资充分利用,完成方舱医院、华正基地相关设备物资的后期处置工作;对近效期的防疫物资及时进行发放消耗,开展到期防疫物资报废处置工作。 |
86 | 全力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突出做好养老院、中小学等重点场所防护工作。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充分发挥222个村社健康服务专员作用,科学引导群众加强个人健康防护,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 区卫生健康局 | 1.制定《余杭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监测方案》,每周对哨点医院、养老院、中小学等重点场所新冠病毒感染开展病原学监测,每月进行传染病风险评估;优化公共卫生应急智控平台,完善多源监测、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数智应用,提升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同步开展学生症状监测和疫情防控处置指导480次。 2.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2023年共接种2824针次。 3.完善区-镇-村社三级卫生应急网络,组建覆盖全区的镇街卫生应急专管员与村社卫生应急联络员队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与民营医疗机构、村社健康专员沟通联系,多形式开展培训比武演练,提高卫生应急管理能力。 |
87 | 聚焦危化、消防、交通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除险保安”专项行动,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负增长”。 | 区应急管理局 | 1.2023年,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数量、亡人数实现“零增长”,市安委会“‘两个一律’除风险 决战决胜护亚运”攻坚行动我区排名全市第1。 2.持续发挥安委会、专委会“1+16”组织架构,明确责任人员741个、履职清单9416项,紧盯“两最两全两铁”关键核心,聚焦22个行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114个省安委会重点关注问题,建立底数、隐患、责任“三张清单”,全量梳理生产经营单位底数22.6万家,分行业、分领域、分层级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排摸一般及以上风险监管底数2.4万个,整治重大事故隐患1646处;推动行政执法精准化,对无证上岗、违规电气焊作业、违章搭建等突出违法违规行为行政拘留84人,办理非事故类行刑衔接4起,有效遏制了重点领域违法行为。 |
88 |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落实“五停”“五断”工作机制,规范化建设避灾安置场所20处。 | 区应急管理局 | 1.建立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红橙预警发布后及时叫应一线防汛责任人,做好暴雨期间应对工作。建立应对“五断”极端天气情况下应急联动机制、快速响应和恢复机制,细化落实极端灾害(洪涝台风)“五停”工作机制。 2.优化区防汛指挥体系,组织镇街、村社开展培训演练;贯彻落实135高等级预警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应对杜苏芮、卡努台风和21场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开展防汛防台联合值班值守,做好护航亚运期间防汛防台保障。 3.完成先进抢险救援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省级试点应用。 4.完成23处避灾安置场所的规范化建设。 |
89 | 落实群众除险安居工程,完成危旧住房解危155处、地质灾害点整治9个。 | 区住建局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 | 1.已完成危旧房解危155处。 2.地质灾害点整治全年完成11个。 |
90 | 强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健全区级专业队伍22支,规范提升镇街队伍12支,实现村社应急突击队全覆盖。 | 区应急管理局 | 1.制定出台《杭州市余杭区应急救援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杭州市余杭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完善全区综合队伍、专业队伍、镇街队伍、村社队伍、企业队伍、社会队伍等管理规定。 2.全区镇街队伍已完成11场技能比武、9次应急拉练,12支队伍场地标准化建设验收,实现规范提升镇街队伍12支;已健全区级专业队伍22支;村社应急突击队已实现全覆盖。 |
91 | 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 区市场监管局 | 常态化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有效落实,实现责任清单建立率、承诺书签订率、督导完成率动态保持在100%;已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现场评审,结果待公布。 |
92 | 深入落实数字中国战略部署,迭代实施“创景计划”“改革伙伴计划”。 | 区委改革办 区数据资源 管理局 | 1.动态更新全区“改革伙伴”名单。组织数商企业参加全省2023“之江杯”数据治理与创新利用大赛,共有3项作品进入市赛决赛,其中1个一等奖、2个三等奖;8项作品进入全省总决赛,其中2项作品分获数据开放利用、数据治理与安全两个赛道一等奖。召开全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推进会,平台累计上架115个应用、17个区级特色组件、3402类数据目录和4类云资源,共享104个应用、87.52亿条数据。一体化平台相关工作获新华社《高管信息》刊登。 2.在数字化全面贯通方面。一体化平台累计归集3402个数据目录122亿条公共数据。开发上线全省首个浙政钉基层工作台,沉淀出镇街数据管理“113”工作体系,同步开发12个数据产品供全区通用,获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简报、人民网、经济日报等刊登,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品案例、2023年度数字政府特色案例“数字能力领先奖”。 3.在数字化综合集成方面。出台《余杭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同步迭代项目全流程管控系统,2023年受理项目申报119个,经评审后立项45个,项目核减率62.18%,资金核减率36.00%。推进应用系统提质增效行动,自建系统已下架停用124个、优化提升30个、整合兼并50个,相关工作获省大数据局工作简报、市数据资源局公众号刊登。 4.在数字化建章立制方面。取得全省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建立余杭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协调机制,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审议通过《余杭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场景“消费者洞察”建设方案》和《余杭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协议》。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进社会数据“统采共用”,集中采购并上架IRS社会数据207类8553万条。 |
93 | 全面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系统重构、流程优化、制度重塑,重点建设西站未来枢纽、数据要素市场化、全域村社共富等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项目。 | 区委改革办 区发改局 西站枢纽管委会 | 1.制定出台《中共余杭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开展社会数据“统采共用”,通过集约管理数据需求,由区大数据公司统一立项采购并上架IRS社会数据207类,归集数据8553万条,实现全区16个部门22个应用系统共享使用。 2.推动区国投集团与浙江大数据交易服务中心合作设立省交易平台余杭专区,登记数商企业6家,上架数据产品20个。推动区大数据公司与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合作设立市交易平台余杭专区,完成全市首笔社会数据采购场内交易。 3.2023WDD全球数据资源开发者大赛中,我区华是科技团队开发的“船佳宝内河航巡数字化服务平台”荣获一等奖;杭州数智政通团队“惠企政策智能匹配模型”和余杭华数联合余杭大数据公司团队“余智护杭”基层智治综合应用荣获三等奖。 |
94 | 打造一批具有余杭首创性、全国影响力的改革项目,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试点,总结提炼更多理论制度成果,推动更多改革项目在全国、全省推广。 | 区委改革办 | 1.制定发布《余杭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系统谋划5大示范引领窗口、10项特色攻坚行动,相关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 2.我区新增国家部委试点2个;“良渚遗址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改革”获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第86期专篇刊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效化解网络消费纠纷、助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入围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关于优化合规服务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余杭区相关经验做法获《浙里改(专报)》录用,“重大项目审批”“基层民主协商”“人才增值化服务”“以禅茶金名片撬动共富新活力”“灵活就业”等5项做法获《浙里改(竞跑者)》刊登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改革”项目进入省营商环境“微改革”重点项目库;“数字化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3.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市首发启用企业(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和“余省心”平台,率先推出“知识产权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金融”“青年来余”“人才有为”“灵活就业”6个“一类事”增值服务事项包。“人才增值化服务”相关做法入选全省推进会案例集、获《浙里改(竞跑者)》刊登、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言。 |
95 | 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协调联动“上统下分、强街优社”“141”基层治理体系改革,加快攻坚15项改革任务,高质量运行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 | 区综合行政 执法局 | 1.推进“监管一件事”场景打造。依照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监管一件事场景目录,落实实战应用场景51个。 2.推进平台贯通。已实现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和“余智护杭”基层治理平台在城市管理13个领域39个事项上的技术贯通,已实现“网格员发起—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指挥协同—镇街综合执法队承办反馈”的实战流转闭环。 3.推进赋权执法事项的优化调整。动态优化全区12个镇街赋权事项,梳理清除一批实施率低的赋权事项,调整后,余杭、仓前、瓶窑、闲林、中泰、五常、良渚、仁和赋权事项为616项,径山、黄湖、鸬鸟、百丈赋权事项为496项。2023年全年,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累计办理赋权案件10166件,其中普通程序2786件、简易程序7380件。 4.推进队伍能力提升。开展“送课下基层”活动15场次,覆盖执法队员、协管员800余人次。开展上半年、下半年镇街综合执法队培训班暨业务知识技能大比武,以赛促学,为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执法铁军打下扎实基础。 |
96 | 深化国有企业现代化改革,进一步厘清功能定位和主营方向,推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发挥国企建设城市新中心的主力军作用。 | 区财政局 (区国资办) | 1.推动国投开拓壮大股权投资、担保、委贷(信托)、商业类资产运营等业务;按要求完成国投AAA评级,取得最权威机构(中诚信)授信;与委办等一起撰写国企改革专报(获市委刘捷书记批示)、信息获省委办和新华网录用。推动城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省千项万亿工程—国际体育中心投入开工。推动交投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公共交通保障、重点区域投资运营等业务,2023年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产业项目46个,实施32个道路项目,保障房建设23个。推动文旅集团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统筹全区强村公司高效运营等业务。 2.已出台《余杭区市场化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余杭区市场化竞争性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与创新的指导意见》等,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现代化改革,推动做大做强。 |
97 | 优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超大型社区治理,构建权责一致、扁平高效的基层管理体系。 | 区民政局 | 完成《余杭区专职社区工作者“分线包网”工作指引(试行)》,明确分线职责、包网职责、运行机制等工作内容,梳理形成“141”体系框架下社区工作分线表,开展试点工作,并组织在瓶窑新窑社区召开现场会,目前已向全区推广。 |
98 | 深入推进市区水务一体化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实现协同高效运转。 | 区住建局 区环境(水务)集团 | 1.已完成水务(环境)集团清产核资工作。未来乡村绿水公司等股权已转余杭区有关国有公司。 2.根据市政府最新要求,由余杭、临平先对区水务公司资产、业务、人事等进行划分。目前,正在根据区领导要求与临平区对接沟通中。 |
99 | 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务2.0事项“一网通办”率95%以上。 | 区审管办 | 政务2.0事项“一网通办”率约为98%。 |
100 | 开展营商环境“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健全商务出入境制度,帮助企业出境抢订单、拓市场。 | 区发改局 区商务局 | 1.全力落实杭州市“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机制,加强对违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行为的监管。 2.人员正常出境已全面放开,主动对接省级部门,打造“靠前服务”+“全程指导”的入境服务模式,提高企业邀请人员入境积极性。 |
101 | 依托区级政务服务中心,高效运转228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便民服务站,下延社保、人才、置业等服务事项,方便群众办事就近跑一地。 | 区审管办 | 3个区级中心、12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216个村社便民服务站,64处农商行营业网点已开通政务服务2.0(一网通办)线下站点,认领政务服务2.0事项2023个,开通受理人员权限账号1700个。以仓前、五常为试点推进高频涉企事项,以百丈镇为试点推进老年公交卡事项通过“网办、掌办”下延产业园区、镇街、村社。目前市场监管、税务、医保等24项涉企业务已在仓前街道梦创社区、向往、创景经济体和五常街道邱桥社区试点服务。老年公交卡事项已覆盖12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同时在闲创社区、西溪源村、永安村社、东联村、大陆村,花园村,青山村、紫荆村、溪口村等9个村社均可办理。截至目前,涉企事项已累计办理50余件,老年公交卡已累计办件1240余件。 |
102 |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确保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集中宝贵财力促发展惠民生。 | 区财政局 | 1.强化预算总量控制,统筹部门预算结余资金,用于全区其他重点项目。 2.全年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只减不增,出国经费严格按照区政府先审批后安排预算执行,定期汇总分析。 3.坚持将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教育、社保、医疗、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全年全区民生支出占比72.31%。 |
声明:本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