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关于完善老人意外求助体系和家庭病床建设的建议
届次: 十六届四次
领衔人: 王发高
承办单位: 区民政局
处理情况: 王发高代表: 您好,您在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老人意外求助体系和家庭病床建设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养老事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接到您的建议后,我们专题进行认真研究,落实专人负责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提出了“加快完善老人健康意外求助体系建设”的建议。您的建议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可操作性强,与我们的工作思路不谋而合。截至2023年底,全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5.69万人,占总人口的20.68%,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四化”叠加是当前必然趋势和未来生活常态。近年来,居家安全、就近养老以及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照护已成为社会、家庭最为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此,2023年,余杭区实施“安居守护”项目,并纳入到区级民生实事项目。为有需要的独居老年人预设走失预警、室内活动感知、紧急求助等安全守护“套件”,打造7*24小时呼叫中心,设备坐席4人,通过“舒心养老”智慧平台安居守护模块,通过老年人家属、社区工作人员、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人员及其“余小养”志愿服务队伍,实现24小时老人安居监测无脱管、应急响应无遗漏、及时救援无延误、服务优享无牵挂的实时、便捷、高效、管用的闭环处置场景。截至目前,全区共有390名孤寡、独居老年人享受到安居守护服务,累计接听紧急求助28次,上门帮扶需求13次,联系亲属或相关职能部门人员21次,政策咨询150余次。 您提出了“完善家庭病床服务内容,增强应急处置服务和日常监控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2021年起,区卫健局牵头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主要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和重点慢性病人开展家庭病床诊疗护理服务。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里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患者,经签约医生评估后符合医保要求就能享受家庭病床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建设家庭病床1050余张。此外,区民政局为加快推进我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2023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重点做好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工作。在对老年人进行综合能力评估基础上,综合考虑其身体健康状况、居家环境条件等因素,对适宜设置家庭养老床位的老年人,以满足其安全便利生活条件、及时响应紧急异常情况为基本要求,对其居家环境关键区域或部位进行适老化、智能化改造,通过第三方专业人员定期上门服务的形式,让老年人在家即可享受到养老机构专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计打造家庭养老床位314张。 您提出了“广泛排查有需求老年人信息”的建议。孤寡、独居、高龄、失能失智、生活困难等特殊老年群体一直以来都是民政部门重点保障服务对象。当前,对于特殊老年群体信息摸排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通过老年人能力评估筛查主动发现。2022年余杭区作为全省常住老年人能力评估试点区,从村社入手,采取逐人逐户方式,通过社区初筛、专业评估等方式,对全区老年人进行能力评估,准确掌握老年人基本信息。二是通过日常探访关爱主动发现。主要通过村社、镇街等各级干部深入群众走访,以及网络员日常排查时主动发现。三是通过个人申请主动申报。主要是通过社区服务中心、老年食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场所张贴相关政策宣传,对于有服务需求或困难老年人可以和村社及其养老场所负责人对接,及时帮助其解决相关困难。 目前,余杭区被省民政厅纳入全省“浙里康养”集成改革—智慧养老社区试点区,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着眼老年人实际需求,在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着力从多元化服务、专业化照护、开放式养老等方面,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我们,并提宝贵意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