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口味本质与其他蟹橙配并无差异,细节依然是橙香、微甜、蟹肉鲜,但是能用勺舀着吃的方便,卖相的优雅,经加热的橙皮渗出更多芳香油使橙香倍增,以及‘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的进餐乐趣,简直为它大大加分。” ——《蟹酿橙》 |
|

| “现采鲜花,择去青蒂,洒上甘草水,与米粉拌为粉糊,也许还加几勺糖增添甜味,蒸熟。米粉从颜色到口味都得到升华,原本的米白色变为诱人的淡金,咀嚼时饱满的馥郁甜香充盈于口腔,仿佛刚食下一把鲜花。” ——《广寒糕》 |
|

| “新鲜樱桃盛入琉璃大碗里,浇上大勺蔗浆、似酸奶般浓稠的乳酪,调出更甜更浓更滑的口感,一勺一勺舀着吃,这是唐朝人吃樱桃的高级配置。这样的甜点,连餐具搭配也颇讲究,当时精美的琉璃器几乎全靠进口……” ——《蜜煎樱桃》 |
|

| “东坡豆腐,豆腐先用爆香的葱油煎得两面微黄,再加香榧子和酱料同煮,果仁的甘香与浓郁的黄酱香,形成令人开胃的咸香味,很适合下饭或下酒。” ——《东坡豆腐》 |
|

| “用鲜字形容这道煮鱼最贴切,清淡的调味料并没有掩盖鱼的原味,而压低鱼腥的办法是用生姜、白萝卜汁、酒水三管齐下,略甜的白菜心也为这锅汤增添清甜感。” ——《煮鱼》 |
|

| “和我们熟悉的椒盐鱼条不同的是,这盘香脆的油煎鱼肉条经切条、调料腌、裹粉之后,要用麻油揩过表面,并在烈日下晒干,才入油煎炸。质地干硬,咬起来却很香脆。” ——《东坡脯》 |
|
本报综合 初秋某日,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南宋宫廷中正举行交秋典礼。彼时,身着礼服的太史官向宋高宗禀奏一声——“秋来”,一片金黄色的梧桐叶自空中飘落,属于这一年的秋季应声展开。这是《宋宴》中记载的一幕,也是宋朝历史中生动的一瞥。
《宋宴》看上去像是一本食谱,作者徐鲤有一天在《东京梦华录》读到“人面子”一词,心中疑惑,想着这会不会就是他自小爱吃的仁面?
因为这样的好奇,近乎零经验的徐鲤生出要还原宋菜的念头。从搜集资料开始,到选材烹饪,配制器具场景,再到摄影成册,他们近乎完整地复刻了两宋近七十道菜肴,成就了这本《宋宴》。
《宋宴》所载食谱,皆依据《山家清供》《中馈录》等宋元典籍文献,按时令编排,从宫廷菜、文人菜到平民百姓菜,涉及热荤、素菜、冷盘、羹汤、粥面、糕饼、饮料、果子八类,内容分解制法步骤,给人以一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感受。
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相信诱惑这位英国史学家的,不仅仅是宋朝商业、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还有那品类丰富、精致爽口的美食。从一箪食、一瓢饮,《宋宴》真实地再现了宋人的日常饮食,带我们重寻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果时空可以穿越,或许可以带上这本《宋宴》,去东京汴梁的街头走一走,共赴一场饕餮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