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院良渚分院(余杭一院)感染呼吸科现有医务人员20人,下设感染组、呼吸组,目前已开设呼吸内科、戒烟、肝病/感染、发热、脂肪肝5个门诊,月均门诊量在7000人次左右,设床位43张。
短短半年时间,感染呼吸科室从无到有,从建章立制到规范化管理,从服务到技术,从人才培养到梯队建设,都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连江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连江山不做挂名的科室主任,而是实打实地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良渚分院,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从“输血”到“造血”,努力把“接力棒”传到青年医生手中。
“老爷子,感觉怎么样?你的呼吸好像还有点急。”每天早上,良渚分院感染呼吸科病房里都能见到连江山的身影。上午查房改医嘱,下午去门诊坐诊,这已经成为连江山的工作日常。“查房时的床旁教学更有利于年轻人学习,管病人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快速成长。”在连江山看来,医院诊治水平的进步,除了依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为此,感染呼吸科采购了许多工具书、各大医院编辑出版的案例书放在办公室供大家阅读,还会时常在科室群分享遇到的疑难的、经典的病例。“感染科的病种非常多,很多初始症状表现为发热,需要医生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有针对性地抽丝剥茧,才能快速找到真正病因。年轻医生对疑难病例的诊治相对缺乏经验,只有多学习多积累。”连江山介绍说,自开科以来,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从未间断过,科室成员轮流分享新的诊治指南或共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大家共同提升。
为了让年轻医生能独当一面,连江山会像兄长一样,既宽容又严厉。“现在我试着慢慢放手,一般的会诊和家属谈话都会鼓励年轻医生去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进步,我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令连江山欣慰的是,年轻人都特别肯干,也愿意学,感染呼吸科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
连江山的关怀不仅滋养着年轻医生,也让患者和家属感动。“医术高明见奇效,医德高尚口碑好”“医术精湛德医双馨、精心呵护胜似亲人”……在感染呼吸科,送给连江山和科室医护的锦旗有20多面,“对于一家新医院来说,医患之间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只有我们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推动医患关系形成良性循环,助力科室建设、医院发展。”连江山表示。
组稿/朱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