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施怡 孙嗣达 实习生 程佳琦) 15日上午,一辆私家车停在了瓶窑消防救援站门口,车上下来一名白衣女子,和保安室的消防小哥简单说了几句后,从后备箱搬下来一大袋东西。
消防小哥接过袋子一看,里面装满了自制的酸梅汤。因为天热,担心酸梅汤在运输途中变质,细心的女子还特意放了冰矿泉水用于降温。
“她说天气热,想送一些清凉给高温下坚守的消防员。”拿到冰冰凉的酸梅汤时,消防小哥方士嘉说“被暖到了”,再三追问下这位热心市民也没留下名字,只留了一个电话就匆匆离开。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这位白衣女子。她叫王苏文,今年48岁,百丈镇仙岩村人。从瓶窑消防救援站离开后,她又驱车30多公里赶到百丈镇,“那边有一个环卫所,我想给他们也送点酸梅汤。”
王苏文告诉记者,当天她一共准备了200袋酸梅汤,还特意加了乌梅干、甘草、山楂等改良配方,天热喝了开胃解暑。
“一般我每次煮两大锅,煮一锅需要花三个多小时,出锅后捞出头茬、二茬和三茬再进行调味,然后用风扇空调吹凉,包装好放进冰箱冷藏,前后大概耗时八九个小时。”王苏文说,她做酸梅汤已经有17年,一开始是做给儿子喝,后来亲戚朋友也会来要一点。
五年前的夏天,王苏文偶遇一名环卫工人,送给了她一袋自制酸梅汤。当看着满头大汗的环卫工人畅饮完后,王苏文觉得内心无比轻快:“从那时起,我每年夏天都会多做点酸梅汤,送给高温下坚守的一线工作者。”
小小一袋冰冰凉的酸梅汤虽不起眼,但蕴含着满满的关爱和呵护。王苏文坚定地表示,会尽自己最大力量,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