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余杭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及市、区相关要求规定,规范程序、积极创新,着力建设阳光政务,全力推动政务公开再创新局面。

一是机制先行,夯实政务公开“基本盘”。树立“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理念,强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健全完善“制作(受理)—研判—公开—反馈”的政务公开链式闭环运行机制。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并设立AB岗,及时修改并公开《余杭区余杭街道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严格落实“谁提供、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政务公开审核把关,确保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干部职工能力提升培训的重要内容,结合经济发展、企业服务、征迁安置、环境整治、物业管理、规划建设等重点领域切实做好政务公开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政务公开意识和素质。今年已开展专题培训6次。

二是载体延伸,树立服务群众“方向标”。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资源,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街道主任公开电话,加强指导27个村社用好书记公开电话,认真用好村(居)务公开栏,确保政务公开分层分类引导顺利推进。对照上级关于政务新媒体的管理办法,推广运营“老余杭”微信公众号,严格落实“三审”制度,及时发布重点工作、重要资讯,以扎实举措征集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疑问、回应群众诉求。“老余杭”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超14万人,年均发布约500篇信息,历史最高阅读量达10万+。加强媒体合作,用好媒体平台“线上+线下”发布各类政务信息,确保政务公开高质高效、群众联系服务有力到位。

三是监督跟进,打好规范运作“主动仗”。联动司法所,认真完善法务前置程序,落实法律顾问全程跟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源头防范,严把政务信息质量关、程序合法关和时效合规关,为切实化解行政案件“两高一低”突出问题作出贡献。在依申请公开中,加强与申请人交流解释沟通,最大程度争取支持。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制度,不断规范政务公开操作程序,确保无涉密事件发生。利用“三服务”“组团联村”“周三夜访”等契机,做好企业、居(村)民、社会组织关于政务公开的宣传引导,认真对照面向公众调查中涉及政务公开部分提出问题做好整改完善,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