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讯 (记者 华文佳 林雪凡) 眼下,正值小麦灌浆期。前阵子持续降雨对冬小麦灌浆有利,但也造成田间湿度大,小麦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发生风险增大。
记者跟随区植保站农技专家来到仁和街道田间,看到部分农田的小麦叶片上长满大大小小的白色斑点,用手一摸还有粉状感。“这是白粉病,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霉层,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为灰白色霉层覆盖。”农技专家向记者展示了正常的和染病的小麦植株,染病的植株明显矮小易倒伏,麦籽大小不到正常的二分之一,穗小粒少。
“发现病情时,小麦的叶片上已经出现了白粉病的病斑,有些小麦的麦芒上也出现了白粉。”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植保员朱泯亦告诉记者,“麦田中心区块病情比较严重,周边比较通风的地方只是叶片上有一些发病。”
白粉病发病一般在4月下旬。病变多发生在小麦基部,如果刚刚发生、病症不明显,普查时很难被发现,只能走近拨开麦秆来看有没有感染。
“发病之后,用三唑类农药直接喷雾防治,就能控制白粉病的传播,将其控制在小范围内。”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服务站副站长李阿根介绍道,由于前期已进行过两轮病虫害防治,目前小麦白粉病发病情况在可控范围内。
无独有偶。仁和街道普宁村农户胡铿苹向记者反映自家小麦生病了,发病的叶片上长满星星点点的红色斑点,如同铁锈一般,叶片中部还有长条形的枯黄。
农技专家告诉农户,这是小麦锈病,危害小麦叶片生长,影响光合作用,会导致麦粒不饱满,严重时会导致麦株枯死,不能抽穗。
农技专家查看后发现,这片区域的小麦锈病呈条带状分布,主要发生在之前农药防治没有喷洒到位的地带,田埂周边后期补种的小麦也有零星发生。
“锈病在温度偏低、湿度偏大的情况下多发。主要也是用化学农药防治,可以结合赤霉病防治,进行兼治。”李阿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