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开在中河高架上,缓行过了胡雪岩故居,绕过杭州市方志馆,一抹宋韵宫墙红亮突然亮在眼前——这便是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它依托德寿宫遗址原址,以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的保护、研究、收藏和展示为主,同时展示南宋历史文化和文物遗产,于去年正式对外开放。
德寿宫是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退位后的养老之地。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赵构主动退位给孝宗,入住德寿宫。高宗病逝后,孝宗在德寿宫西侧修葺了“慈福宫”,请吴太后住了进去;待宋孝宗禅让,原德寿宫改为“重华宫”,作为孝宗退位后的居所。一座德寿宫,是南宋王朝的缩影、千年都城的见证,既承载着历史的风云变幻,也承载着百姓的家国情怀。
拾级而上,跨过门槛,恍惚间,如穿越八百年时空。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就这样连接起了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记者 阮伟康 濮玉慧 吴一静
通讯员 周佶 吴家平
惊鸿留影 走进重华宫
站在博物馆大门,一眼便可望见位于中区展厅二层的重华宫正殿。
从外观来看,这座帝王居所朴实无华,既无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群,也没有北宋汴京皇宫那样的豪华气派,甚至琉璃瓦也不用一片,完全体现了高宗反对“多事土木台观”“正恐有害吾民”的一贯思想。
但若是把目光停留在屋檐某个角落,就能读出那个时代的美学特征——北宋建筑已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更加和谐轻柔。
飞檐翘角轻盈灵动,瓦当柱础线条丰富,鸱吻脊兽神态各异,木材用料色雅纹直。若是再细心一些,仰望屋檐下层层铺设的斗拱,又能发现这些斗拱与《营造法式》之间的紧密联系。还原后的大殿不用一钉一铆,而是以全榫卯结构搭建,共用2600立方米木料。这里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细节,沉默地记述着古今沿袭而来的故事,都在邀请人们的注视与阅读。
入内,复原陈设展区空间并不大,布局也较为简单。作为宋高宗赵构禅位后,和宋孝宗、文武百官共商国家大事的地方,百余年前的重华宫,见证了不少朝会、祝寿等大场面。大殿中央为御座区,由大御座、小御座及臣子座等组成。御座位于一木质须弥高台上,御座之后设红漆山水单面屏风,上绘赵宋王室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御座两侧设朱红漆木质高花几和矮香案。须弥高台下为臣子座,列于两侧。中央为银制仰莲宝珠熏炉。
两侧次间分别为博古区、茶饮区的情景复原,两侧稍间则展示德寿宫的变迁历史及其相关的人物事件,包括宫殿历史变迁、北内和南内的关系等。其中一块展板上,还清楚地描述了高宗与孝宗800多年前的“父慈子孝”。
值得一提的是,大殿东侧有一座德寿宫整体复原研究模型沙盘。通过这一根据考古发掘的遗址布局情况、结合文献记载研究成果3D打印的沙盘,可一窥当时南宋皇家宫苑建筑的风貌。坐北朝南的德寿宫,整体布局为南宫北苑,复原的德寿宫主体,重华宫组群、慈福宫组群、内宫服务区、北苑区等功能布局都较为清晰,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
气象万千 潮湿的遗址
从重华宫大殿一路向下,便能看到中区一层几个核心展示区——南宋历史文化陈列专题展区、重华宫正殿遗址本体及德寿宫遗址考古成果展区、慈福宫正殿南宋临安城专题展区和慈福宫及相关苑囿遗址本体展示区。
“从杭州看见南宋——南宋历史文化陈列”专题展位于中区一层,分背海立国、盛世繁华两个版块。展览通过建炎南渡、烽烟向南等重要历史事件,借由岳飞、虞允文等著名人物串点成线,从南宋发展历史、经济文化成就、科学技术与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讲述南宋历史故事,解读南宋文化。
在这里,有产自越窑和钧窑的陶瓷碗,有龙泉窑贴印花瓷瓶,有景德镇窑狮形瓷塑,有磁州窑黑彩玉壶春瓶,甚至还能看到陶瓷器中最具时代艺术的代表高丽青瓷。这些瓷器整体风格简约、纯朴,器类繁多且精美,具有收敛、温厚、含蓄的特征。其中的单色釉瓷器除自身釉色外,不添加任何色彩进行装饰,这种极简美学在当下仍蔚然成风。
一路西去,便可看到重华宫正殿遗址本体。重华宫正殿遗址本体及德寿宫遗址考古成果展区面积约1150平方米(含遗址本体及周边廊道),主要内容为中区大殿遗址本体的展示、重要遗址点的解读、德寿宫四次考古发掘过程及考古成果。慈福宫正殿设有“都城纪胜——南宋临安城”专题展区,主要内容为南宋临安城考古发掘成果,以及临安城的城市格局解读。其中巧妙设置临安城模型沙盘,辅助多媒体,动态展示临安城的厢坊布局和城市功能区块。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紧接着,游客可看到慈福宫及相关苑囿遗址本体展示区。一眼望去,土质遗址依然保留着出土时的原生态。在考古专家眼里,这些遗迹是珍宝;但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遗址是晦涩难懂的“土坑”。
如何让人沉浸式地观看展览,从而获得丰富的内心?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交出了一份数字化答卷。
遗址本身成了一块巨大的“投影屏”,数字影像的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物理空间相辅相承,共同塑造了一个特别的心理空间。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柱础都在不断“生长”,直至还原整个重华殿的建造过程。观展者无需佩戴VR眼镜,即可看到德寿宫的前世今生。在这里,观者可以将想象放飞,放情绪起舞,透过眼前的事物,“穿越”到遥远的过去与未来——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址上者,方亭也。光影斑驳中,一场800多年前的茶事即将开始,只余一顶的茶亭靠AR技术再度有了立柱围栏,茶香袅袅中,人物和陈设也缓缓浮现。此刻,土丘之上气象万千,你身临其境,既能闻其声,又能闻其香,身边的一切真实又清晰,如同一个梦境。
或许整座德寿宫本身便是一个梦境吧,它装载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串联起来,是那个具有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文化气象时代。
穿梭其间,你我仿佛能触及宋人的一片衣角。
部分图片由于广明、施晓春、朱明、谢嘉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