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径山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涵,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制度机制,不断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为辖区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意识,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精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不折不扣的将学习成果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认真组织各级干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镇村干部的法治意识。及时调整完善径山镇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全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完善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清单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权力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提升党委依法执政能力。

(二)规范依法行政,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工作要求,为基层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加强法律服务与镇科办的衔接,对重大决策坚持进行必要的合法性论证。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活动。2022年镇法律顾问审查各类政府合同958项,参与矛盾纠纷调处31次、出具法律意见书8份。

加强行政案件的处置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工作,在办理复议案件过程中,针对案件特点,细致耐心说导,积极与申请、被申请人沟通。加强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督促指导,提高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充分发挥与人民法院信息互动作用,及时督促行政机关做好应诉相关准备,并主动与法院、原告沟通和协调,妥善处理行政争议。

积极开展“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工作。织密大综合执法“一张网”。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分管政法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按照“1支综合执法队伍+8支专业执法队伍”的行政执法体系,探索“1+3+X”网格执法体系,做到“包干到片、责任到人”。以我镇低小散整治、生态环境破坏、交通运输、综合环境整治等为重点领域,推动服务重心下移,推行“综合查一次”,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打开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开展法治宣传,努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围绕重点开展普法。各部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结合工作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法制讲座、便民咨询、送法下乡、下发普法读本等等,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普法工作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更“接地气”。司法所联合律所、村社先后开展“关爱妇女 法援护航”、“2022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普法宣传活动。以径山村元宵节活动为契机,开展主题为“法助共富,迎春送暖,法润径山”的普法宣传活动。 

围绕热点开展普法。调动全镇各村(社区)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普法宣传贴近老百姓生活、贴近基层实际,为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奠定基础。2022年5月份,径山司法所开展“绿水青山生物多样 共富路上司法保障”行动。在小古城村,结合当下最热门的露营经济,向来往游客宣传遵循“走过不留痕”的户外环保行为准则。在径山村,开展生物多样性主题展,向游客宣传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意识。2022年7月份,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暑期生活,进一步为儿童心理健康护航,径山司法所联合桥头社区与求是村为暑期“小候鸟”送来了“守护成长,普法先行”法治课。2022年以来,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2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55余人次,达到了较好的普法宣传效果。

围绕试点开展普法。2022年,径山村成功创建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麻车头村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通过普法小景点亮村村法治特色。小古城村完善法治公园,增加“发扬民主法治,实现共同富裕”等法治小景。麻车头村将本村周姓始祖南宋名臣周葵的法治故事做成一系列雕塑小品,打造菜园议事亭,将獬豸等传统法治文化与农耕文化、党建文化融合呼应。形成村村有法治特色,村村有主题的普法宣传带。

(四)优化法律服务,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加强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村法律援助联系点建设,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及时更新村法律顾问信息。将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前置,村社区法律顾问通过法律咨询、普法宣讲、纠纷调解等方式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既让群众获得法律专业支持,又兼顾情理,降低诉讼成本,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村社区法律顾问入驻大径山共享法庭,每周三下午提高法律服务。2022年以来司法所为5名群众申请法律援助。

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经常性走访公共法律服务点,指导规范化运作。围绕村社区的法律需要,法律顾问主动开展工作。村(社区)法律顾问积极参与镇里的信访攻坚,或参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化解,为当事人明法析理,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化解率。针对村民在集体收益分配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专门就“依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权益”进行专题讲座。

完善人民调解各项机制,维护经济社会和谐安定。夯实村社调解根基。8个村专门聘请了13专职调解员,有的还成立了个人调解工作室,比如:潘板桥村的“春华”调解工作室。完善人民调解工作大格局。抓住警情、诉讼、信访矛盾源头,不断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加强镇村共享法庭建设。小古城村共享法庭入选第二批全省示范共享法庭。2022年以来,深化“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成功调解法院委托案件26件,警调对接案件229件,信访纠纷27件,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公民法律素养有待提高。基层部分人群法治观念淡薄,有的在自身合法权利被侵害时,不能正确反映诉求,不愿运用法律武器维权,信访不信法问题依然存在。干部队伍法律素质有待进一步夯实。

三、2022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径山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认真落实法治建设各项措施。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为重点项目、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服务,确保政府工作在法律框架内运行。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打造基层民主协商“四议六步”工作法》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打造“三三三”共富治理体系——“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入选社会治理先行示范领域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

四、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增强依法行政观念。继续加大对普法工作的贯彻执行力度,要广泛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法律知识讲座和有关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法治观念。促进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

2.进一度加大合法性审查力度。完善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合同等合法性审查,健全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理顺工作流程,确保了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3.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健全社会矛盾预警、利益表达、协商沟通、救助救济等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

4.开展法助共富活动。加强对便民服务平台值班律师的管理,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加强对法律顾问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督促法律顾问定期深入村居、社区,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5.培育完善基层法治建设品牌,从软硬两个方面指导好全镇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进一步提升径山镇省级民主法治村创建水平。

6.强化基层治理,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村社区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打造“径山老娘舅”调解品牌。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余杭区径山镇人民政府

2023年3月21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