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体育中考,是最近教育圈热议的焦点,牵动着万千家长的心。尤其是上海发布中考新政暂停体育中考后,不少家长都很关注:杭州今年的体育中考会不会有变化?

前日,记者从浙江省教育厅了解到,省教育厅将会就体育中考出台相关指导意见。

实际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全国各地关于体育中考的信息发布和讨论,一直没有停下。除了上海暂停体育中考外,贵州省贵阳市取消体育中考的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项目,江苏明确可调减体能耐力类考试项目,广东将体育中考的必考项目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调整为选考项目。

家长:取消2023年度体育中考

随着各地调整体育中考的政策发布,杭州也有家长提出疑问。

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一位家长问:“2022年底至2023年初,约80%的同学都已经阳了,然后进入阳康期,专家说‘阳康’后强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损伤等,家长们也不敢冒风险强行叫孩子进行剧烈运动,多地教育部门已经取消体育中考,恳请杭州教育部门能考虑今年的实际情况,为孩子们身心健康考虑,取消今年体育中考长跑。”

2月17日,杭州市教育局作出回复:“关于2023年中考体育考试,将会同市卫健委,根据新冠疾病特点和上级有关要求,充分研判,审慎决策,科学安排,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经综合研判,今年4月中旬之前,暂不组织体育中考。”

其实,自去年12月开始,很多家长就在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上发表了对于体育中考的看法:“建议取消2023年度体育中考。”“去年年底大部分学生都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现在这个时期不适合或延期开展或调整2023中考体育。”“阳康后不适合剧烈运动,体育本来是为了强身健体,如果伤害健康就得不偿失。”……

对此,杭州、温州、丽水等地教育局纷纷回应,2023年体育中考将综合研判多种因素,及时向社会公布。

体育老师:不少学校新学期尚未安排过长跑

新学期里,同学们运动能力怎么样?一位杭州初中学校的体育教研组长表示:“开学到现在第三周,体育课上没有安排长跑,训练量都是循序渐进的。学期第一天,给同学们测了心率,和往常比是有些快的,但这也正常,毕竟有些同学一个假期都没怎么运动。之后,加了些运动量,同学们的状态也在慢慢改善。运动前都会提醒大家,一旦身体不舒服,就要和老师说,不要硬撑。”

还有一位初中体育老师说,从目前表现看,大约80%的学生已经恢复了体能。有些同学没阳过,还保持之前的状态。“不过目前还没测试过,等3月测一下,看看大家心肺功能等有没有恢复到以前。”

政协委员:体育教育应不限于中考体测

不止学生家长关心体育考试,一些政协委员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在今年的杭州市两会上,来自科协、共青团、妇联三个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唐彩斌、葛芳明、丁黎联合,开展2000多份本市初三学生调查问卷,广泛调研14位不同专业的医生的基础上,联名提交《关于调整或取消2023年体育中考》的提案。

提案小组对杭州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不同类型学校的2000多名初三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已阳的学生85.92%,其中65.1%的同学很少或没有参加训练。根据目前身体状况,64.38%同学认为,阳过后会影响体育中考的发挥。如果一定要测试,87.59%的同学认为,希望有两轮考试,他们可能在心理上尚未做好体育中考的准备,需要更多时间来恢复。

调查中,58.05%的学生和家长建议取消体育中考,19.87%的学生家长建议微调。此外,支持照常进行的占比18.94%,无所谓的占比3.14%。

提案中指出,重视体育毋庸置疑,只是在疫情的新阶段,要在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育测试之间找到权衡。“体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用来甄别学生优劣的工具,即使是过去的体育中考,整个市区的平均分达28分以上,很多学校的均值达29分之多,所设标准是基本上人人都要达到和都能达到的标准。体育重要,但当下学生的健康更重要。”市政协委员、杭州市钱学森学校校长唐彩斌认为,体育教育重在平时,应该不限于中考体测项目。

在综合学生调查和专家咨询后,委员们建议2023年体育中考做出调整,建议考虑取消耐力型项目,或像2020年一样取消当年体育中考,以防止因体育中考及其过度训练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健康第一、以防万一。

一位浙江教育界专家分析,确实可能有部分学生面临刚刚“阳康”或“阳康”后还不适合锻炼等状况。但简单取消体育考试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教育方针明确要求“五育并举”且当前新冠疫情已进入“乙类乙管”阶段,调整重大考试项目的理由不充分。而且,感染后更需要适当运动和锻炼,如果取消体育中考,与体育锻炼的导向不相符,对于一直坚持锻炼的学生也不公平。

“面对多元诉求,延期、调整长跑等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可能是更为恰当的处理方式。”这位专家说,有不少省市也采用了这类较为灵活的办法。  

(本报综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