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关于打造余杭区乡村振兴赋能平台的建议
届次: 十二届三次
领衔人: 向方逊
承办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协办单位: 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
处理情况: 尊敬的向方逊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所提的《关于打造余杭区乡村振兴赋能平台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农村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客观存在。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围绕乡村振兴赋能平台打造,我区:一是文明实践品牌赋能。结合“浙江有礼·文明圣地”区域文明实践品牌打造,推动形成“浙江有礼·文明圣地”基本单元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赋能乡村振兴;二是乡村旅游赋能。根据《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区文广旅体局已编制了《余杭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谋划了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800万元,景区镇覆盖率达100%,实现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达到4.25亿元等重点任务目标,并制定了详细措施以保障目标完成;三是文旅产业赋能。建立中泰竹笛、自然造物两大传统工艺工作站,试点余杭纸伞制作技艺、径山茶炒制技艺、余杭木刻雕版多色套印术等省级非遗项目的非遗工坊,带动中泰街道紫荆村、径山镇径山村、径山镇小古城村、径山镇四岭村、瓶窑镇塘埠村等10个传统手工村落的1000多户农户参与非遗生产性保护,人均年收入增加值均高于全区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四是人才引培赋能。全力开展人才引培工程,大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余杭区于2022年启动了“余杭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组建工作。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为增强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余杭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在绿产集团茶博苑1号楼设置固定办公场所与展示空间,集中展示优秀农创客与农产品。为贯彻落实协会“赋能、赋权、激发活力”管理要求,帮助协会会员提升专业能力;以协会强大的农业资源整合能力和人才储备优势,搭建协会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帮助协会会员扩大农产品销售新渠道,从而带动各企业的销售增收,创新以协会带动农民增收的共同富裕新举措;五是乡创孵化赋能。大力打造乡创空间。围绕局“12610”工作,重点以乡创空间建设为抓手,以培育乡村创业创新主体为目标,以“多元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为思路,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人才团队优秀、创新活力强劲的乡创空间(孵化基地),为乡村产业发展,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全过程服务,为我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引擎。力争到2025年,全区建成6个左右标准高、服务优、示范好、带动强的乡创空间。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负责人: 吴建中 经办人:章斌 2023年5月31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