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 破解青年住房问题,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范例 |
---|---|
届次: | 十二届三次 |
领衔人: | 汤明亮,朱佳凌 |
承办单位: | 团区委 |
协办单位: | 区住建局 |
处理情况: | 汤明亮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第202号提案《破解青年住房问题,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范例》收悉。非常感谢您的宝贵建议以及您对青年工作的关注,您的建议反映了我区市民群众的心声,也是我委一直努力推进的重点工作。接到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与区住建局等单位多次对接,研究吸收相关工作建议,积极推动破解青年住房问题。现将提案处理意见回复如下: 一、主要措施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团区委聚焦青年急难愁盼问题,依托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推动构建青年暖心场景,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完善青年保障体系,提升教育教学发展实力,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征求意见建议,编制完成《余杭区“十四五”青年发展规划》,细化制定《余杭区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实施方案(审议稿)》及“试点预期成果、重点政策、实事项目”三张清单,出台《余杭区青少年阳光成长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浙江青年发展综合指数中,全区青年人文素养、青年职业发展、青年社会参与和青年人口态势等4个一级指标表现较好,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我区已启动青少年阳光成长行动,并发布了面向余杭区青少年的阳光成长行动五大计划,将立足构建心理健康服务共同体、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设体育健身服务设施、加强校外青少年组织建设、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司法保护等方面,助推青少年阳光成长的理念融入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此外,计划于4月召开本年度青年工作联席会议,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青年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委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将继续紧密联系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全力营造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1.优化城市发展理念。坚持全区统筹规划,加强余杭区交通布局的统一规划,实施“交通畅达工程”,围绕城西科创大走廊、良渚文化大走廊、西站枢纽地区等青年集聚的区域,加快优化公共交通站点设置和地铁接驳,推进以高铁、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快速交通网络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道路、河道,拉大余杭城市框架,通过构建外联内畅的立体交通体系,进一步提高通勤效率,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青年宜居宜业地,提升余杭青年的幸福感。深化青年的政治参与和公益参与机制,扎实推进“青春社区”建设,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智治,发挥区文明办及其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和建设力度,完善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政策,壮大公益性社会组织。持续开展余杭区“菁英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为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搭建平台,鼓励青年参与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和各类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 2.优化青年成长环境。依托之江实验室、湖畔实验室、良渚实验室、天目实验室四大省级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大力实施“未来之星”百千万人才引培行动,和高校共建大学生实训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培育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配合区人社局等单位加快人才服务体系搭建,推动人才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纵深发展,强化人才智慧社区、人才资源地图等一系列应用场景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发现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机制,落实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营造更多满足青年多元需求的发展空间。出台“强信心拼经济”36条实施意见等发展政策,推动青年发展相关民生实事纳入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如2023年力争组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队伍12支,开展心理健康主题宣教活动200场等,全面提升青年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成就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服务“双创”,加大重点青年人群就业及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青年的支持。积极承办国家级“创青春”“振兴杯”“挑战杯”等青年职业技能和创新大赛,以数字化改革赋能青年就业服务,持续迭代升级“青训营”平台,形成符合青年特点的就业服务模式。拟于10月承办好第十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 3.解决青年发展需求。高度重视青年身心健康,实施青少年阳光成长行动,强化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推动“五大计划”落地见效。配合区卫健局、区教育局,加快完善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强化心理服务专业化支撑和应急处置快速响应能力,有效控制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提升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关注青年社交和婚恋需求,持续加强婚恋观念引导,提升亲青恋服务品质。配合区住建局等单位,结合未来社区创建,加快青年生活场景建设,在重点城市建设工程中融入青春元素,探索人城互动、共生共长的创新型青年发展空间,打造“青年友好发展型”社区样本。努力拓宽青年品质消费新场景,举办国际音乐节、艺术节、运动节等文体品牌活动,引进发展国潮复兴、“首店经济”等受青年欢迎的新消费业态,进一步优化青年休闲服务。 三、住房方面举措及下一步计划 住房方面,我区大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不断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多渠道筹集房源,构建了以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推动区域内职住平衡,广泛覆盖新就业大学生、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和高层次人才等各类青年群体。同时,切实落实租购同权,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共有产权住房、公租房及人才专项租赁住房保障家庭在落户、教育、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同等权利,符合资格条件的青年人才均可根据政策申请申购或申租上述保障性住房。明确公租房、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的建设标准,住房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全区建成、在建、待建公租房近1.2万套,筹集保租房2万余套(间),已完成我区首个人才共有产权住房项目才泊嘉院首期配售,项目逐步交付后,可满足青年不同阶段住房需求。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完善以公租房、保租房、共有产权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计划筹集共5万套(间),新建、待建共有产权房3500套,转化项目三个,并着力推进筑巢安居数智化项目,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匹配各类保障人群住房需求。 接下来,我委将对标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的需求和期望,结合委员提出的工作建议,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举措,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加强跨地区交流学习,加快破解青年住房等短板问题,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贡献青春力量,力争我区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