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重点工作 | 完成情况 |
1 | 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机制,前置完成2500余亩土地文物勘探。 | 共完成2567亩考古勘探,完成年度计划的102.68%。 |
2 | 加快良渚博物院二期等良渚文化大走廊项目建设,推动洞霄宫遗址保护和文化价值挖掘。 | 1.打造文化地标工程。完成《余杭区公共场馆(文体)规划布局研究》,规划建立“5+18+X”场馆体系,图书馆(新馆)与区工人文化宫、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合建,建设主体为区城投集团;文化馆(新馆)选址中轴线岛头地块。其中大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在原科技文化中心地块,美术馆调整到良渚板块,待区委区政府确定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后明确最终选址。杭州音乐厅项目选址基本确定,完成选址区块地铁振动可能产生影响的声效评估。 2.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承办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浙江良渚”活动。承办“悦读迎亚运 书香满杭州”2023“书香杭州”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开展文化礼堂联盟走亲苕溪文化节、文艺汇演、礼仪展示暨全省礼堂日联合直播活动等。组织开展运河文化和径山文化相关非遗宣传展示活动65场。承办全国“蒲公英计划”书法名师团学术交流活动与高峰论坛、“径山之夜”全国好腔调新古典戏曲季颁奖典礼、2023“书香杭州”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023西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等多项国家、省市活动;举办“余杭之夜”新年音乐会;举办2023年“相约亚运·赋美余杭”系列文化赛事活动。 3.挖掘文化遗产资源。高水平完成首届“良渚论坛”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致重要贺信,进一步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开展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整改提升,完成国外艺术家、汉学家采风接待服务,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圣地魅力;高质量完成亚运任务,开展迎亚运专项提升行动,针对点位、线路、安防、软硬件、氛围等完成全面提升;推出无人车项目运营,打造外语讲解团队,组织开展外语讲解培训,升级公园8国语言讲解词,全力做好亚运外媒记者团、宾客大家庭服务等接待工作,进一步彰显杭州历史文化名城魅力;良渚文创“礼阅良渚端午粽子礼盒”荣获“杭城迹忆”文创大赛一等奖,参加上海长三角文博会、杭州文博会等推介交流,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
3 | 加快良渚博物院二期等良渚文化大走廊项目建设,推动洞霄宫遗址保护和文化价值挖掘。 | 1.完成《良渚文化大走廊发展战略与行动规划》(征求意见稿)编制,发布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制定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政策20条。 2.良博院二期项目设计方案根据国家文物局审核意见,正在对接设计优化调整。 3.洞霄宫遗址成功列入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 | 启动区级图书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点配套项目建设,营造高质量公共文化空间。 | 1.推动余杭区人民政府与省文旅厅签订省区共建“文共体”战略协议,明确建设体量,讨论区文化馆地块选址、建设主体等问题。 2.编制完成《余杭区文体设施专项规划研究》,科学布局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构建“5+18+X”文体设施体系,初步确定各类文体设施场馆的布局及规模。已开展《杭州城市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实施性城市设计及重点建筑景观概念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工作,重要文化设施采用“定点不定位”的方式。10月16日,经区规委会审议,明确以福斯特方案为蓝本进一步深化,重点优化大剧院、音乐厅、全龄友好中心等建筑体量及组合模式。 3.已确定将城市服务综合体(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区工人文化宫等功能)等文体设施列入202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2024年年底前开工。区美术馆拟选址良渚新城国创中心,已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完工。区文化馆已与省文旅厅对接建设细节有关方案,后续明确后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
5 | 推进大径山区域保护利用开发建设,打造径山诗路,建成运营径山禅修酒店,启动建设径山九龙瀑嘉佩乐、鸬鸟温泉综合体等酒店项目,完成省级旅游度假区评定,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 | 10月26日省文旅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组成联审组至我区开展度假区省级联审验收工作,会议原则同意通过可研报告。会议后省文旅厅再一次面向各相关部门进行可研书面修改意见征集,现已根据省级部门反馈的书面意见对可研进行修改完善。 禅茶文化交流中心已对外正常营业。鸬鸟温泉文旅综合体因发现墓葬20余座,暂无法开工,预计3月考古进场挖掘,6月完成挖掘。径山九龙瀑嘉佩乐项目待该项目地块划入开发边界后,再行实施。 |
6 | 抢抓旅游市场回暖复苏机遇,开发特色精品线路4条,举办专场推介、特色节庆等活动30场,接待来余游客7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7亿元以上。 | 1.完成溯·文明圣地之旅、创·数字逐梦之旅、品·径山禅茶之旅、享·未来乡村之旅4条特色精品线路开发,相关亚运线路和点位推介视频抖音累计播放量超4000万次,各类网络曝光量超1.51亿次。亚运主题宣传亮相杭州地铁、上海南京路等,进一步擦亮余杭文旅金名片。 2.组织开展长三角文旅市场推广周、“相约亚运·嗨游余杭”城市观光动员集结仪式、“文明圣地 独特余韵”2023后亚运全国旅行商走进余杭、径山“宋”福生活市集等活动50余场,进一步提振文旅消费信心。 3.开展浙里千集·余杭梦马季、浙里千集·余杭樱花季、西门市集等活动700余场次。 4.2023年1-9月,全区接待游客76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9亿元。(全年数据暂未公布) |
7 | 加快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建设,组织“美丽洲”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100场次,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5个。 | 1.通过省文旅厅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台账验收、实地验收和评审会答辩,目前公示已结束,等待正式发文。 2.组织开展“美丽洲”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 3.完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省级认定35个。 |
8 | 建设体育现代化区,服务保障橄榄球、排球等亚运会赛事活动,举办区人民运动会,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5平方米以上。 | 1.召开创建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推进大会,布置创建工作任务;牵头组建亚运工作专班,优化“一办两侧七组”架构方案,推动建立34名区领导领衔包干、83个部门(镇街)狠抓落实、1498个基层网格紧密联动的工作体系。 2.服务保障橄榄球、排球等测试赛2场;顺利完成全民运动会22大项赛事;完成新建省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7个;完成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103个,面积38175.81平方米;完成新建环浙步道32公里;完成新增462986平方米体育面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2.65平方米。 |
2023年民生实事文体设施项目
项目名称 | 内容 | 进展情况 (1-12月) |
文体设施项目 | 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50个,总面积3.5万平方米以上。新增体育健身设施15处。打造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项目12个。新建余阅阅读空间20个。 | 超额完成。已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建设瓶窑镇余杭文化中心楼顶笼式足球场等嵌入式体育场地103个,总面积3.82万平方米。 已完成。已新增黄湖镇虎山村毛家健身点等体育健身设施15处。 已完成。已打造黄湖镇青山青年社-龙坞下等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项目12个。 已完成。已新建闲林街道余阅书舍·三溪书屋等余阅阅读空间2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