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者 诸飞扬 陈名 实习生 胡宇晨) 走进仁和街道一幢寻常农居,45岁的胡燕虹正在聚精会神地绘画,画笔娴熟地来回游动,颜料随之散落,故事被勾勒于纸上,定格下美好。
自小与绘画相识
因故按下逐梦“暂停键”
“如果当年我去读了大学,也许现在是位画家,抑或在当美术老师,教热爱美术的孩子画画。”胡燕虹说。
胡燕虹觉得,相较于当时大多数的农村妇女,自己是幸运的。她自小便深受艺术熏陶,高中开始学习石膏头像绘画,作为美术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们纷纷表示其有非常高的绘画天赋,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深造。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正是这个女孩最初最纯真的梦想。
但是,生活往往不遂人所愿。彼时已考上三峡大学的胡燕虹因家庭等原因,被迫放弃学业,进入社会工作,接着嫁为人妇、生儿育女。生活过得平淡充实,胡燕虹也渐渐放下了绘画。
遗憾在儿子身上补全
20年后因缘际会重拾画笔
当生活中出现惊喜的巧合时,我们通常称它为“缘分”。
四年前,胡燕虹的儿子同样以美术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并且成功考上了艺术院校进行深造。两条道路似曾相识,两个时空似乎在此并肩而行。
“从今以后,你的梦想便是我的梦想了。”胡燕虹的儿子在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时对她说。
此前,胡燕虹在一次工作中不幸受伤,被告知不适合再从事大多数工作,只能在家休息。
一次儿子放假回家时,穷极无聊的胡燕虹翻开了一本儿子带回来的西方艺术书籍,这对二十年没画过画的她而言,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新古典主义、野兽派等绘画流派让她如痴如醉,如薪火一般重新点燃了她的梦想。
翻箱倒柜,胡燕虹找出了儿子高考前用过的画笔和颜料,仔细将颜料研磨,有些颤抖却坚定地画下了时隔二十年后浓墨重彩的一笔。
依托互联网觅得良师益友 梦想再次绽放
2020年11月13日,在儿子的帮助下,胡燕虹在微博上找到了专业的老师,重新开始进行系统的绘画学习。从基础的素描到抽象主义和超写实主义,胡燕虹的学画路一路磕磕绊绊但是收获满满。
“当我重新拿起画笔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高中的时候,对绘画充满热情。”胡燕虹说。
三年以来,胡燕虹临摹并创作绘画作品100余幅,平均三到四天便能完成一幅。她会把作品分享给老师和同学,虚心接受意见和建议,平日里她也会和儿子一起探讨绘画的技巧和风格,不断提升自己。
“这是我最开始尝试创作的时候给自己画的一幅画,画中的女孩子在背对镜子梳妆打扮,镜子中却映射出的是年轻时候的自己。”如胡燕虹在画中所题,“Life is never too late to begin。”她很庆幸自己坚持做了所热爱的,梦想不管何时开始,都不会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