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一静 通讯员 金嘉晔) 余阅书房·南滕社区文化家园设置了新型数字阅读体验区,还有少儿阅读区、沙龙阅读区、文创展览区等空间,是集借、阅、藏于一体的未来社区书房;引进第三方运营的余阅书房·林下书院,将“公益为主+商业补充”相融合,探索“自造血、自运转”模式,实现群众满意度高、空间活跃度强、资金平衡度好的效果;径山镇余阅书吧·小古城村山外茶社书吧彰显径山茶文化与新中式风格的碰撞……一个个独具魅力的阅读空间,已然成为余杭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浓浓书香,吸引着更多市民走进书吧、书舍、书房,真正实现公共阅读资源优质共享。
截至今年11月,余杭共建设了71家“余阅”公共阅读空间,其中包括4个书房、16个书舍和51个书吧,实现了从城市到社区,从中心到边缘的全覆盖。这些立足余杭地域特色、开放共享、交织连片的新型阅读空间,包括文旅融合新空间、儿童阅读新空间、特色阅读新空间和流动阅读新空间,根据不同特点不断挖掘空间潜在功能,打造专属于每个“余阅”公共阅读空间的特色化服务和亮点,真正做到“一空间一特色”。
2021年以来,余杭区以“余阅”公共阅读空间为全新载体,延展新内容、探索新方式、挖掘新内涵,打造开放共享、交织连片的公共文化新型空间,构建多元立体的“书香余杭”品牌,通过区级、镇级、村级“三级一体”的公共服务网络,让文化空间布局更均衡、方式更智慧,让市民群众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延伸,“余阅”公共阅读空间也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美丽洲”故事会、太炎讲堂、看见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让余杭传统文化更好传承的同时,也让阅读推广得到更好发展;今年读书日期间开展了参与面广的亚运系列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为保障青少年、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阅读权利,通过公益阅读等方式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
为了提升全区“余阅”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能力,区图书馆还于近日开展了“余阅”公共阅读空间基层图书馆员的集中学习,提升基层图书馆馆员的业务能力,并开展余阅公共阅读空间的经验分享会,邀请余阅公共阅读空间负责人分享IP打造、自造血等方面的发展经验。
未来,区图书馆计划组建联盟,推进余阅空间高质量发展,以“以人为中心”为建设原则,以文化活动创新赋能公共空间重塑为理念,激活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激情,让生活在此处的各个群体都能得到人文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