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郑锋龙) 据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全区实现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5121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61.10亿元,同比增长10.9%,总量、增速均列全市第一。

目前余杭区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对全区GDP的贡献占比已达87%以上,这意味着服务业拉动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余杭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平台经济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运营、提升竞争力的源动力。今年以来,我区高标准推进未来科技城、良渚新城两大高能级创新发展区平台建设,集聚了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156家、10亿元以上37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00亿元、税收345亿元。同时,余杭全力支持阿里巴巴等平台经济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与阿里“1+6+N”集团签订全方位战略伙伴合作协议,持续推动“保存量、拓增量”,目前已新增43家阿里市外业务回归或新注册的阿里系企业落户余杭。余杭还协同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总部社区,推动总部企业集群发展、项目提速,其中,阿里全球总部年内竣工,菜鸟总部园区建成投用,抖音、vivo、OPPO等项目顺利推进,淘宝、天猫等55家企业入选全市首批总部企业名录。

在服务好阿里等龙头企业的同时,余杭不断壮大抖音系等腰部企业矩阵。前三季度,预计完成规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收4206亿元,同比增长12.9%;预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总量继续领跑全省。加快传统电商向直播电商、内容电商迭代,集聚淘宝、抖音、快手三大电商平台,落地国内首个全球跨境电商品牌创新中心,推动前三季度完成网络零售额1556.21亿元。

科技服务方面,浙江创新馆、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先后建成投运,累计引进金融、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约200家,发行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前三季度完成技术交易额168.5亿元。文旅服务方面,余杭不断放大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圆满成功的头炮效应,高站位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高质量做好“良渚论坛”筹办工作,举办“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等国际交流活动,成功落户全省唯一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径山茶品牌价值增长16%,2条游线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列全市第一。

余杭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新兴动能亮点纷呈,离不开“三个强化”,即强化领军企业拉动、强化重大项目带动、强化创新人才驱动。截至目前,我区已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8家,数量均列全省第一;新设市场经营主体4.6万家、总量达26.7万家,总量、增量均列全市第一。今年以来,集中签约浙江快手等优质服务业项目211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超千亿元,并全力推进钉钉数字化服务基地等13个省重大服务业项目,前三季度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4%。同时,余杭深入实施服务业人才专项工程,今年已累计引育服务业领军人才165人、技能人才7900余人,建立全省唯一的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国(杭州)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运营,集聚国内外知名机构247家,从业人员超1万人。

下一步,余杭将全面落实全省三个“一号工程”和全市打赢“两场硬仗”的决策部署,纵深推进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挑大梁、打头阵、作贡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