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瓶窑镇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聚焦余杭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一地一城”建设,成功收获省首批疫情防控执行力指数评价优秀乡镇、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省慈孝之乡、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等荣誉,成为全区唯一实现省级未来乡村、省级未来社区、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等三大共富基本单元“大满贯”镇街,连续四年获评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优秀。
2022年,瓶窑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14.9亿元,同比增长14%,成为全区首个规上工业产值超过200亿元的镇街;外贸进出口总额65亿元,同比增长39.8%,总量位居全区镇街首位;全年累计实施项目88个,总数居全区镇街首位。
本版组稿 俞晓菲 姜鹏
人才引领、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稳进提质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克服国际贸易、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全镇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固定资产投资、社零等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异军突起,泰熙生物、莱恩瑟特、修正健康总部等项目顺利推进。强化招商引资,9个项目列入区级集中签约,数量位居全区前列。
创新能级显著提升。凤都工业园区有机更新成功破冰,104国道沿线立面整治、优质企业自主提升等工作稳步推进。杭州·梦航智谷精彩开园,天目山实验室成功落户,盒马鲜生浙江总部、常升集团总部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益利素勒获评全区首家省级“未来工厂”试点,骆驼九宇入选农业农村部茶叶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亭市鲜蔬”列入亚运叶菜保供候选名单。
人才支撑强劲有力。落地余杭未来乡学院、凤栖小院、杭州·梦航智谷三大人才驿站,圆满举办首届“梦航杯”硬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乡创主题沙龙等人才活动12场,新认定高层次人才29人、省级工匠1人。协助北航团队申报人才项目10个,其中4个项目顺利落户瓶窑。
统筹发展、和谐共生 城乡品质塑形焕新
城市培育持续提质。主动有为划定“三区三线”,全力保障未来发展空间。启动单元控规编制,初步完成瓶窑新城城市设计,首创引入小城市规划设计顾问。优化提升交通路网,加快推进运溪高架瓶仓互通建设,开工凤都路南延等工程,建成四好农村路14.1公里。强化征迁要素保障,高质量完成白鹤滩特高压输电线、瓶窑老街游客服务中心等征迁任务,全力攻坚历史遗留问题。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完善市政基础配套,完成凤惠家园等3个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启动桃源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完成集中签约543户。全年累计拆除违建4.9万平方米,有效改善城乡面貌。完成“1510”良渚文化风情线沿线环境整治,整合提升白鹤山森林古道、北湖湿地等生态资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提质扩面。
生态底色持续擦亮。五水共治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十里渠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完成澄清港河道综合整治,智能雨污分流井获评市级试点。全面开展“美丽杭州”创建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长效管理攻坚行动,瓶窑老街成功创建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获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赛马”优秀项目。
以文兴城、展现韵味 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文化项目活力迸发。服务保障杭州国家版本馆建成开放,谋划实施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支持省文物保护与考古基地、良博院二期等项目建设,完善瓶窑入城口门户形象,完成瓶窑老街“微改造、精提升”,引育浙江经略、旧时光影音展览馆等重点文化项目,文化活力持续提升。
文化惠民温暖人心。投用余杭区文化中心大楼,建成里窑社区、新窑社区等5个“浙文惠享”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免费开放全民健身场地100个,南山村、里窑社区获评五星级文化礼堂(家园)。成立首届瓶窑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苕溪艺术团、西溪书画协会等获评优秀团队。《春来江水绿如蓝》《炉窑踏歌》精彩亮相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杭州市“风雅颂”民间舞蹈大赛。
文旅融合提质增效。巩固省5A级景区镇创建成果,整合全域资源优化旅游线路,举办区第二届“完美生活节”“苕溪话共富”、大过中国年、张堰茭白生活节、大观山蜜桃节等大型活动,依托非遗馆群打造寓教于乐的亲子研学品牌,全年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亿元。
坚持人民至上、幸福可感 共同富裕落地见效
共富单元成绩斐然。制定共同富裕专项行动方案,搭建“5410”共富体系,落地余杭未来乡学院总部,开展“苕溪话共富”等系列活动,“乡创共同体”模式列入共富市级试点。与此同时,里窑社区获评省级未来社区,南山村获评省级未来乡村,瓶窑老街获评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成为全区唯一一个三大共富基本单元均有省级突破的镇街。
公共服务优化供给。牵手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开展跨地区教共体合作新模式,建成投用瓶窑三小、长命小学、长命幼儿园,新增学位供给2000个。谋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前期工作,推进健康单位、健康村镇等健康细胞建设。打响“朝夕美好+”民生服务品牌,新增居家养老照料中心4家、婴幼儿成长驿站10家,建成投用全市首家“一老一小”幸福乡里共同体。
民生保障牢固有力。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举办各类招聘会招聘活动18场,累计提供岗位1.5万余个。推进“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打造镇级“助联体”服务站,累计发放救助金830余万元,镇残疾人之家获评全区首个“浙江省五星级残疾人之家”,瓶窑籍运动员李盼盼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实现了浙江省冬残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和谐稳定、数字赋能 基层治理强基固本
“无疫单元”扎实创建。用好“一图一码一值一红盟”,激活全镇“无疫单元”创建“最小细胞”。创新“筛查核行”四步工作法,高效运转区镇两级26个卡点。坚持“人、物、环、场”四防一体,自主开发“360无疫单元智控平台”,大数据排查防疫信息15.7万条,检查公共场所8000家次,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16万人次,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571万人次。
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全领域推进除险保安,开展安全生产培训41场,实现电信诈骗案发量、案损双下降。全方位推进社会治理,深化“瓶安”四源治理新模式,做优“小脑+手脚”,强化及时雨工作站、和事佬工作室等专职调解队伍建设,高质量建设矛调分中心、“共享法庭”等基层阵地,累计接待群众3800余人次,化解各类纠纷1100余件。
治理创新持续推进。深化“大综合执法一体化”改革,建成投用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大楼。创新工业企业诊疗式“综合查一次”,开展专项体检43次,整改隐患432处,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设计开发“项目e生”平台,实现项目管理周期贯通、多跨协同、智慧高效。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