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街道溪塔村古樟树 沈昊宇/摄

仁和街道新桥村的银杏 陈连孝/摄

径山寺古树群

东塘村枇杷王 陈连孝/摄



记者 张瑚滢 濮玉慧 部分图片由区林水局提供

有人说,古树是大地的灵魂,其根系就像血脉一样延承着一方历史。每一棵古树在岁月的雕琢下,其形苍劲古朴,其态饱经风霜,引得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泼墨挥毫,其中蕴含的传说与故事也成为不少人的精神寄托。诗人张籍、杜甫、杜濬曾吟诵道“蠹节莓苔老,烧痕霹雳新”“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余杭境内有古树628株,几乎在每一个乡村的入口,都能找到一棵百年以上的大树。这些古树陪伴着居住在附近村民无数个日日夜夜,一代又一代的余杭人在此享受它们的荫蔽,古树已然成为余杭人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树公园凝结着乡愁,寄托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曾经大树下轻摇的蒲扇、耳畔脆亮的蝉鸣,你还记得吗?

径山镇径山村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径山寺)周围生长着两个古柳杉群,总株数为122株,平均胸径58厘米,平均高度19米,平均冠幅8米。

据径山史志记载:径山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开山祖师为吴郡昆山法钦禅师,至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传至宗杲禅师。因其大兴临济宗之宗风,道誉隆隆、四海仰慕,被誉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

据考证,径山古柳杉群的平均树龄在150年以上,最高树龄可达300余年。明朝张京元在游径山记中就有“房前后皆古杉银杏,雨淅淅鸣叶间”的记载。清代朱文藻在其游径山记中亦有“此山多竹,惟松源右环柳杉百十本,大者可三人合抱,绿荫参差”的记载。由此可见,径山古柳杉群的树龄应在百年以上。

径山寺历经1200余年、传灯100余代,它不仅是我区著名的旅游胜地,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窗口。径山古柳杉群在径山生态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在余杭街道溪塔村,有一棵树龄315年的老樟树,因为一条短视频被许多人熟知。如今,在高德地图上也有了这棵树的定位,跟着导航就很容易找到它。来到南苕溪边的绿道上,这棵大树格外显眼,它远离闹市区,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在这里见证着城市的变化。老樟树将自己分成了两部分,一侧探向溪流,似乎想要汲取水源;一侧伸向路边,常年为路人提供荫蔽。

即便是在工作日的午后,树下依然游人众多:骑着单车经过的村民、来此取景的摄影团队、带着家里的宠物专门来苕溪边露营的游人……现在这棵站立在绿道上的古树是否已经不再孤独?

如今的古樟树边,已经开始修建起了南苕溪节点桥,桥上时不时会有工人往远处眺望。工人们从高处看到的樟树是怎样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拍摄了工人们赏树的独特角度。“果然,上面的视野要开阔许多。”

“雨熟枇杷树树香,绿阴如水昼生凉。”在东塘村黄家墩北塘畈,有着这样一株百年“枇杷王”。绕过这个村,跨过那座桥,徒步乡间小径,又淌过水塘,古老的枇杷树悠悠显现。临河生长,冠幅巨大,树干粗壮,这株“枇杷王”高达8米,参天挺拔。早前,枇杷树的枝叶伸向地面,人只有弯腰蹲下,挤过层层枝叶才能靠近它的主干。

在村里,年长的老人都知道这株“枇杷王”,他们说小时候拔草拾柴的时候就有了这棵枇杷树,那时大伙儿常常在树下乘凉玩耍。对村民来说,古树胜似亲人,见证了仁和几代人的成长与蜕变。

原先,古树归属于生产大队,20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大伙儿抽签分了不少枇杷树,村民沈伟林抽到了这株“枇杷王”。百年洗礼,古树依然枝繁叶茂,沈大伯一家都把它当成宝贝,精心养护。冬天施肥,春天疏果,采完果再施肥。“我女儿在外求学的时候,每到这个季节,她都会格外想念枇杷树。对我们来说,这株枇杷树就是家的一部分。”

据沈大伯介绍,这株百年“枇杷王”属于白枇杷,产的果实却有一个特别的名字—“野白沙”。果实虽不大,味道甚鲜甜。正常情况下,古树年均产量200斤左右,有一年甚至高达600斤。“到了成熟季节,我们都是爬上树进行采摘,靠梯子根本够不着。以前我爱人在树上采枇杷,家人在下面找了许久都没能在茂密的叶丛中看到她的身影。”听村里的老人说,很多年前仁和也有不少古老的枇杷树,只可惜历经台风、霜冻等灾害,现存的百年“枇杷王”估计就这一棵。趁着枝繁叶茂,大家不妨去东塘一睹古树风采。

余杭区现有森林面积64.6万亩,森林覆盖率45.73%。为盘查古树资源,区林业水利局成立了30余人的古树调查组,通过访问、访谈、蹲点、查阅当地文献等方法,深入全区各镇街进行现有古树资源盘查。

经普查,余杭境内现有古树628株,其中一级古树24株、二级古树89株、三级古树515株,分布于百丈镇等12个镇街、1个林场、1个森林公园。古树树种以柳杉、香樟、银杏、枫香、南方红豆杉等为主,树龄超千年的古树有4株,主要分布在鸬鸟、中泰、仁和3个镇街,其中还有3个古树群。

余杭以古树公园为载体,通过古树宣传牌展示当地村庄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编印《余杭古树画册》160册,全面展示余杭古树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