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晗语 沈昊宇) 昨日,我区召开耕地“非粮化”整治和耕地功能恢复工作现场推进会,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对耕地“非粮化”、耕地功能恢复工作再部署、再落实,明确时间节点,抢抓整改进度,全力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有效保障我区粮食安全。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牮,区领导汤丽玉、吴伟强、吴远东参加。
会前,王牮一行实地踏看了瓶窑大观山村、径山漕桥村“非粮化”整治和耕地功能恢复情况。会上,吴伟强、吴远东分别布置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任务和耕地功能恢复工作任务。相关部门作工作汇报,部分镇街作表态发言。
耕地功能恢复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事关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当前余杭正处于大项目、大工程多干快上的关键时期,做好“非粮化”整治和耕地功能恢复工作,落实土地指标调剂平衡,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重点产业项目顺利落地,是我区腾拓重塑发展空间的现实需要,必须扛起责任担当,坚决守好余杭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王牮指出,在“非粮化”整治方面,要全面排查,结合耕地功能恢复、农田建设和集中流转等工作,以点带面推进粮功区整治优化。在耕地功能恢复方面,紧盯4.3万亩耕地功能恢复的总体目标,紧盯节点、挂图作战、集中攻坚,确保7月底前全部完成。同时,区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牵头部门加强统筹指导,各镇街扛起属地责任,要全面把握省市工作要求,指导整改工作落实到位。耕地“非粮化”整治后,要科学研究部署,结合地块功能及时恢复生产条件,有效安排后续利用,确保耕地不闲置、不抛荒,不出现新的“非农化”“非粮化”问题。要加强新增耕地后期管护,发挥数字赋能作用,运用创新型科技手段构建监管闭环机制。
王牮强调,各部门、镇街要以此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和特色亮点,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努力打造更多“三农”工作中的余杭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