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后桥

道胜桥

梦想小镇晨曦 倪明伟/摄

岁月悠悠,最能代表仓前厚重历史的,是古运河畔那条并不长的老街。

仓前集镇紧贴余杭塘河,长1.5千米,旧时基本上只有一条半街面,因此并不算大。仓前老街和其它水乡古镇大抵相似,却又有些不同。国学大师、一代儒宗章太炎先生的故居,在老街西头;袁隆平亲题的“四无粮仓陈列馆”在老街东头。

一条老街上有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距不足500米,这在全国都不多见,体现了文化积淀之丰厚。

章太炎故居

章太炎故居坐落在仓前老街中段,仓前塘路59号,共四进一弄,原屋总面积688平方米。

故居前三进为晚清建筑,近代国学大师、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先生出生于此,并度过青少年时期;第四进系民国早期太炎先生长兄章椿伯建造,章椿伯还将所余木料捐助老街余杭塘河对岸的县民众教育馆。

1985年文物普查,章太炎故居被发现,1986年6月,余杭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复故居并开放。此后又进行多次修缮,收购相邻民居,加强对故居保护,并扩展文化服务功能。

故居正门悬挂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章太炎故居”匾额。第一进是轿厅等辅助设施;第二进为正厅“扶雅堂”,是会见贵宾和论文谈诗之处,已恢复了原来面貌;第三进是章氏家人生活之所,也是太炎先生青少年时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第二、三进楼上是起居室,最后一进现整理为陈列室,展示太炎先生家族谱系,介绍太炎先生“七被追捕、三入牢狱”的经历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展柜内陈列太炎先生的著作、墨迹和所用实物。

各进东侧,是一条直通的过道,又称“备弄”“避弄”,供一般家人和“仆人”过往。过道北边东侧是太炎先生书房,书房南边是当年太炎先生家的厨房,保存着清末的灶厨风格。

1986年章太炎故居被余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余杭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章太炎故居纪念馆最近一次修缮扩建,余杭区人民政府投入1100多万元,于2019年11月完工。完工后的章太炎故居纪念馆拥有基本陈列厅、故居本体展厅、临时展厅、游客服务中心、第二课堂活动区、国学讲堂、太炎研究中心等功能区,管理面积扩展到2700平方米。

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

坐落在仓前集镇东端,余杭塘河北岸。

相传南宋时在此建立临安便民仓,这里便得名“仓前”,粮仓及粮食保管技术成为仓前的两大特色。

1953年,余杭县粮食保管部门在全国首创“无虫”粮仓,仓前粮库为其中之一。1954年,在“无虫”粮仓基础上倡议并创建“无虫、无霉、无鼠、无雀”的“四无”粮仓,受到中央及地方政府表彰。此后“四无”内容发展为“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

“四无”粮仓深受国内外同行及联合国粮农组织重视和赞扬,先后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前来考察学习。

2009年,仓前粮库内建立“四无”粮仓陈列馆,还原仓前鱼米之乡的历史风貌,记录创建“四无”粮仓的艰苦奋斗历程。

2009年7月8日,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开馆,是中国第一座粮食仓储专业陈列馆。著名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题写馆名。

陈列馆第一展区为“四无”粮仓创建和发展历史,用图片和实物反映20世纪50年代老一辈保粮职工创建“四无”粮仓的历史事实,展出仓前粮仓先进人物受中央领导人接见的珍贵历史照片。第二展区为保存完好的两座传统地垄木板式粮仓,为清道光年间建筑,保留着创建“四无”粮仓时的原貌。第三展区为粮食仓储知识展区。

2013年3月,仓前粮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街古桥

仓前河汊交织,以鱼米之乡、蚕桑之地著称。众多的桥,成为水乡象征。目前,仓前街道被列入文物保护的古桥有21座,其中两座与仓前之“仓”密切相关——

城后桥

位于仓前街道灵源村李家塘自然村东端,南北向横跨于李家塘村庄前小河。据传始建于南宋,清代重建。南桥墩外侧刻有花灯形图案,以及类似为年代的记号,字迹已模糊难辨。该桥为三板三孔石桥,2013年文物保护进行修缮加固。

城后桥距仓前集镇约400米,严格说已不在老街上,但可称为老街边缘。城后桥的名称颇值得思量,它是哪座城的后面?这座桥四周,除了正西十余里有座余杭县城,别无城池。此桥正南约500米便是仓前古镇,著名的临安仓就在古镇中段。显然,城后桥的含义是临安仓北面之桥,只是粮仓之大被美誉为城,这与仓前古镇西端的城西桥可互为引证。

道胜桥

位于仓前街道仓前老街中段,东西向横跨古代临安仓“禁河”上,南侧紧贴余杭塘河,系古代余杭通往杭州的主要通道,又为仓前集镇的老街面。

该桥为单孔石桥,桥长7.7米,宽1.8米,孔长2.4米,相传始建于南宋,明万历甲辰年(1604)重建。

该桥东桥堍刻有“禁河”两个大字,这条“禁河”,古代是临安仓的西界,不准在此河行船或捕鱼摸蚌,一旦违令,东岸石磡上兵丁会射箭相阻。桥下伸向腹地的小河两岸,砌以平整划一的红砂岩石材,与别的河岸迥然不同,显然是护卫临安仓的重要设施。

该桥西桥堍刻有“大明万历年重建”,其他字迹模糊,尚可辨认内容是发起和赞助者姓名。这座桥始建年代已难考证,但从桥面通过的余杭塘河历史来看,初建应远在南宋之前。

2012年文物保护,对该桥进行修缮加固。

文字/叶华醒 图片由章太炎故居纪念馆、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仓前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提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