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稳进”,矢志不移“提质”。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刻不容缓的发展重任,仓前街道紧抓“一廊双城”重大建设机遇,紧扣“高质量、高能级”主线,保障链、创新链、要素链三链协同助企护企,全力提振经济回升向好,稳进提质。

记者 徐赣鹰 仓前微融媒体中心 钟佳菲  

聚焦“保障链” 提供“强蓄能”服务

“在企业遇到困难时,街道‘纾困专班’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现在车间生产线呈满负荷状态,订单按时交付有了保障。”昨天,浙江日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董春云对记者说,“专班工作人员很给力,不但给我们企业宣讲区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而且还提供许多实实在在的帮扶,为企业持续发展蓄积了强大能量。”

原来,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日风电气一批重要原材料被封控在快递网点,导致公司生产一度断线。街道“纾困专班”了解情况后,立即与杭州各快递中转站对接,同时发动区域内的资源渠道,最终将原材料顺利送至日风电气,助力企业重启生产线。

眼下,凭借工业、服务业、商贸企业、外贸出口、进口企业、楼宇企业六大“纾困专班”,仓前街道多措并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过“纾困专班”,仓前街道跨省协调运力,帮助众多企业解决原材料燃眉之急。据统计,自4月以来两个月时间,街道已为220家企业协助解决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问题。

完善“创新链”

打造“强磁场”生态

仓前街道还专门成立“专精特新”赋能中心,集中要素资源为日风电气、炬华科技等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案”精准服务。到目前,街道已建立和运作“浙江制造品字标”“隐形冠军”等18个专项培育库,成功培育“单项冠军”1家、“小巨人”3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隐形冠军”3家。同时,开展“上市直通车”服务,帮助映云科技等45家企业梳理上市路线及时间规划表。按照“智造单元—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渐进式发展路径,目前街道已成功培育市级智能工厂1家、市级数字化车间4家、机器人换人项目6个、工业机器人应用推广30台、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6个。

在仓前街道,一个重要的基层经济治理探索实践就是“经济体”新模式。街道把商务楼宇、工业厂区集中的区域划分为朱庙、向往两个“经济体”,为“经济体”配备党群建设、经济发展、综合治理、公共事务管理等4大专员。依托“经济体”,街道有效发挥党员联楼、联企机制作用,对企业需求精准识别、分类解决,确保企业诉求第一时间“清零”。至目前,“经济体”共走访服务企业600余家,解决企业招工用工难等各类问题1000余件,帮助企业完成商标注册100余件,专利申报70余件,举办“助企纾困-银企对接会”等各类惠企活动68场。通过“经济体”“一门多窗”和行业协会等服务载体,街道精准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街道服务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配强“要素链”

夯实“强功率”底座

仓前街道通过进一步强化要素链,夯实高质量高能级发展的底座。突破空间要素瓶颈,街道积极探索都市楼宇工业总部模式,鼓励采用生产制造外加工模式,将生产外迁企业的总部、销售、研发以及数据等留在仓前。突破资金要素瓶颈,搭建政府、投资机构、商会、企业四方金融对接平台,会同市金融服务平台,链接“一门多窗”“上市直通车”等机制载体,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突破人才要素瓶颈,成立人才驿站,不断放大“人才蓄水池”效应,目前街道已拥有省级企业研究院17 家、省级研发中心66 家,引进区级以上人才384人。

仓前街道表示,要抢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机遇,打造创新创业高地,着力吸引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集聚,在高质量高能级发展中加速形成新的发展增长极。目前,街道正加强“产业招引”协同力度,坚持以核心产业引领布局上下游产业,做好vivo全球AI研发中心、OPPO全球移动终端研发总部等重点项目保障,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产业。同时,聚焦发展新一代生物医药等产业,依托未来健康科创园、健康谷、贝恒科创园等,重点引入杭州科巢生物科技研发总部项目、杭州丝芮湃生物科技纳米生物元素项目,总投资额1.8亿元。同时,加大“股权投资+招商落地”资本招商力度,今年以来已有31家企业共计获得股权融资27亿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