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街道上湖村对公墓值班人员做核酸检测

本报讯 (记者 高瑶瑶 张孝东 通讯员 金昌才) “小妹,清明节快到了,最近国内疫情形势严峻,我们几个今年就先不回去了,请你代替我们去给过世亲人们扫墓祭拜。”日前,余杭街道上湖村村民胡女士收到了常年在外经商的哥哥发来的消息,嘱咐她作为代表开展清明祭扫。“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把你们的思念带到。”她回复道。

清明祭扫高峰来临,不少市民群众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号召,选派代表参加祭扫活动。与此同时,为确保群众过一个生态、文明、平安的清明节,我区综合考虑疫情防控风险与群众祭扫需求,着力在科学管控上下功夫、在疏散分流上动脑筋、在优化服务上出实招,科学开展群众祭扫工作。

“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有序通行。”上午10点,在余杭街道凤凰山公墓,前来祭扫的市民按照提前预约好的时段前来。门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测温,检查健康码、行程码以及预约码等入园流程,设置入园“一米线”,要求入园群众全程佩戴口罩。清明接待期间,凤凰山公墓除了为前来祭奠人员提供一次性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外,还针对园内使用频次较高的公共场所和设施早晚各进行一次消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严格按照防疫要求,采用预约制,每天有5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最高预约人次是2000人。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墓区。”余杭街道人武部部长沈春良说。

记者从区民政局了解到,今年我区瓶窑骨灰公墓、余杭凤凰山公墓、闲林骨灰公墓3家较大规模的经营性公墓实行网上预约祭扫。预约祭扫从3月26日正式开通,居民可以通过“杭州民政”微信公众号,查看墓园各时间段的祭扫人数,自主预约前来祭扫的时间,未预约不可进入公墓。老年人等部分特殊群体,无法扫“场所码”人员,需持身份证进行登记后,方可进入现场祭扫。

各公益性墓地祭扫由各镇街根据实际情况,统筹采取预约、分时、错峰、限流等措施,控制祭扫人员数量,减少人员聚集;骨灰存放室暂停进入室内祭扫,需在指定的室外场所祭扫;大力倡导不跨省域、不跨地区祭扫,采取“云祭扫”等形式的绿色文明安全祭扫方式;全区4家经营性公墓等单位公布电话为市民提供代为祭扫服务。

此外,区民政局还牵头成立清明节祭扫工作专班,会同卫健、应急、公安、林水、农业等相关部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联合检查各殡葬服务单位的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做好疏散、分流、错峰管理、交通疏导、火源管控、祭祀用品管理等工作,防止人员扎堆聚集,严防火灾隐患、交通等安全事故发生。

截至目前,全区各公墓共接待入园人数13万人次。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罗晓波表示,接下来,还将加强对各殡葬单位祭扫工作的巡查力度,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并呼吁市民朋友不扎堆、不聚集,遵守预约、扫码、限流、戴口罩等出行要求,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文明开展祭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