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自古繁华,历史深邃,文化绵邈,亘古开天的良渚文化、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蜚声海外的径山文化,千百年来的岁月孕育了繁花似锦的生活。

丰盛的良渚文化宴、陆羽茶宴、仓前全羊宴、应时而生的瓶窑窑山宴——满满的人间烟火;仓前掏羊锅、径山茶香虾、闲林鱼汤饭、仁和八鲜、百丈特色竹筒饭等余杭代表菜肴,有着独特的舌尖味道,让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区文广旅体局结合浙江省“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推出“百县千碗·余杭至味”系列美食,深度挖掘余杭区内各镇街的特色美食民俗文化,并融入文旅资源,为市民朋友们送上色香俱佳的饕餮大餐,让大家用味蕾感受余杭之美。

毛笋干烧肉

原料:毛笋干、五花肉、

葱、姜、料酒等

制作过程:

1.毛笋干在清水中泡软约两三天,切细丝再泡两三天,泡好的笋干焯水;

2.五花肉切块加葱、姜、料酒,花椒焯水洗净选用;

3.热锅凉油,加姜片、葱煸香,加入焯好的五花肉、料酒翻炒十几秒,再加入处理好的笋干、老抽炒匀;

4.加热水烧开,小火炖2小时左右,加入糖、生抽大火收汁。

此菜笋干香肉软烂,味鲜香。黄湖镇盛产毛竹,地处半山区丘陵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境内有王位山,传说黄巢曾驻兵于此,每当春笋破土而出时,将士就挖掘毛竹笋,晒干贮藏待秋冬时节吃,毛笋干烧肉便流传开来,延续至今。

桃花林鸡

原料:桃花鸡、菌菇、

生姜等

制作过程:

将鸡清洗干净,切块装汽锅内,放入切好的菌菇、生姜片,盖上盖子,烹制成熟即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瓶窑窑北村连绵不断的山坡上有千亩桃林,每到春天,桃花盛开,呈现“十里桃花”的美景。

放养在桃树林的“桃花鸡”每天随意跑动,在桃树林觅食,吃的是林中的虫子、落在地上的桃花等,晚上则飞上低矮的树枝栖息,最大化释放它们的天性,肉质更为结实。

“桃花鸡”经典的烹制方法是瓶窑古法汽锅鸡,加入菌菇,鸡肉紧实、软烂,与菌菇鲜香完美融合,品尝后难忘其味。

红烧山羊肉

原料:山羊肉、青蒜苗、干花椒、生抽等

制作过程:

1.将羊肉洗净切块,生姜拍一下备用,青蒜苗切成段;

2.羊肉冷水锅烧沸,撇去浮沫后放入姜块、干花椒、料酒,烧半小时后,再加入生抽、老抽、青蒜苗、盐、白糖、红糖;

3.小火焖一个半小时左右,加鸡精,再收汤汁。

余杭盛行吃羊肉可追溯到南宋时期,红烧山羊肉是余杭冬季的常见菜肴,是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红烧山羊肉选料以子羊为佳,佐以天然植物调料,成品色泽深红、糯而不散、浓香悦目,让人望之垂涎欲滴。

仓前掏羊锅

原料:山羊肉、老姜、

茴香、精盐等

制作过程:

1.将整只羊及羊头、羊下脚、羊内脏放在锅中,加姜、茴香、精盐等调料;

2.采用土灶猛火、文火结合,焖煮1个多小时;

3.将羊头、肝、肺、脚、腰、肠、羊肉捞出分类,改刀装盘;

4.中间放一锅羊锅老汤,四周放上鲜嫩羊肉以及配上羊肝、肠、心、血、肺等下脚料,即成“掏羊锅”。

仓前掏羊锅相传与乾隆皇帝颇有渊源。乾隆第三次下江南时,曾在余杭微服出行,行至仓前葛巷村时,被一股浓郁的香味吸引,便循着香味走进店堂,店家羊老三就给乾隆介绍了香味的来源,正是掏羊锅。乾隆举筷吃得龙心大悦,御书“羊老三羊锅”牌匾送到店家。从此,“掏羊锅”声名远扬。

仓前掏羊锅杀羊之后,用一只大锅烹制羊肉,加老姜、茴香、精盐等,烧上一个小时后退火、取肉,羊肚、羊蹄、羊肠、羊肉等边掏边吃,热气腾腾,在秋冬的夜晚最抚凡人心。

四岭水库鱼头

原料:四岭水库鱼头、

鱼鳔、板豆腐等

制作过程:

1.选用四岭水库鱼头,剞上一刀,热锅下油先把鱼头煸熟,每面大火煎约两分钟;

2.放入葱、姜、蒜、干辣椒一起煸炒,两分钟后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再加水,鱼鳔剪碎后也一并丢进锅里;

3.水烧开后,把鱼头翻面,加入板豆腐,注意要浸没在汁水中,盖上锅盖小火炖15分钟;

4.开锅下青蒜叶,转大火收汁。

径山镇四岭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蓄水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水体清澈,是养殖各种鱼类的优良场所,每年深冬捕鱼,船聚网张,人欢鱼跃,热闹非常。

四岭水库鱼头选用生长在库区清水中的包头鱼,与鱼鳔、板豆腐一起炖煮,鱼头没有土腥气,肉质肥美细嫩,鱼鳔Q弹有嚼劲,豆腐也入味,汤味更是鲜美。

红烧肉圆子

原料:土猪肉、鸡蛋、

盐、料酒、味精等

制作过程:

1.选用山里的土猪肉,剁成肉末加入盐、料酒、味精等调味,再掺入少量面粉和土鸡蛋,搅拌上劲;

2.锅烤热,下油升至五成油温,将肉末挤成丸子,放入油锅,经油煎至两面金黄。

相传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方腊年幼时,父母将他带至余杭径山四岭洞岩顶的同安寺。每天习武练功,伙头僧见他年少体弱,偷偷用土猪肉掺入少量面粉,又加入土鸡蛋,做成丸子经油煎,偷偷摸摸给方腊开小灶。经过三年时间,方腊从三尺孩童长成七尺男儿,且骨骼强壮、力大无穷。

从此,口味咸鲜、外脆里嫩的肉圆子成了径山当地特有的美食,也是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好友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径山茶香虾

原料:径山茶、河虾、

盐、料酒等

制作过程:

1.新鲜的径山茶采摘备用;

2.河虾修剪虾须,油温升至七成炸至脱壳,再复炸一次;

3.茶叶下锅炸一下,取出;

4.锅留底油,倒入炸过的河虾和茶叶,淋入料酒,加盐、白糖、味精,收汁出锅。

径山寺在佛教界享有盛名,与杭州的灵隐寺、净慈寺,宁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并称为“禅院五山”。“茶圣”陆羽曾在径山撰写《茶经》,日本茶道也源自径山茶宴。公元742年,开山鼻祖法钦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历经数年蔓延山谷。径山云雾茶为浙江十大名茶、中华文化名茶,以“崇尚自然,追求真绿、真香、真色、真味”著称。

径山茶香虾以径山茶入菜,色泽艳丽,虾肉外脆里嫩,茶香浓郁,清新爽口。

草荡鳝片

原料:大黄鳝、大蒜、

生抽、白糖等

制作过程:

1.将大黄鳝宰杀去三棱骨,用木棒将其敲松软,再切成8厘米长的鳝段;

2.黄鳝入油锅高油温炸酥;

3.取高汤加入黄鳝、大蒜,小火慢炖1小时。

民间传说,从前在瓶窑老街后有个大草荡,里面住着黄鳝精,变成了红莲寺主持,法名“黑里”。他在殿堂暗设机关,每每看到漂亮女子来烧香便触发机关。官府得知后派兵前来围剿,黄鳝精跳进池塘逃命,浑浑噩噩中现出原形,恰巧被洗衣服的产妇看到,举起棒槌就捶,黄鳝精当场流血而亡。后瓶窑人吃鳝鱼,便先去鳝鱼的骨头,再学那位产妇用木棒敲肉,做成鳝片,意为扫除污秽。草荡鳝片外焦里嫩,鲜香浓郁、肉质酥烂,且具有滋补的功效。

三白潭白条

原料:白条鱼、火腿、

生姜、料酒、精盐等

制作过程:

1.将白条鱼宰杀洗净,剞斜一字花刀;

2.用料酒、盐、味精将白条鱼腌制,码入鱼盘内,火腿、姜切片后相邻放入鱼身花刀内;

3.蒸12分钟,取出淋上明油即可。

三白潭坐落于仁和街道东塘东北面,是余杭最大的淡水湖泊,分头白潭、二白潭、三白潭,三个白潭像三颗硕大的明珠串联在一起,总面积相当于半个西湖。潭水清澈见底,宛如一块遗世美玉,孕育了各种野生鱼类,三白潭的鱼以肉质鲜美可口而著称。

三白潭白条选取个头适中的新鲜白条鱼和火腿一起清蒸,再淋上汤汁,肉质细嫩,原汁原味,咸鲜可口。每年冬捕时节,食客均慕名而来。

健脚笋

原料:春笋、五花肉、

料酒、酱油、白糖等

制作过程:

1.选用鲜嫩的春笋,五花肉切块炒香;

2.放入整株笋,加料酒、酱油、白糖、水,铁锅烧2小时以上。

径山流传着一个习俗,即在立夏当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吃健脚笋。伴随着这个习俗,还有一句口头语:“脚骨健,米粮全”,意思是说,大人吃了健脚笋,就到了立夏割小麦、种早稻的时节,体魄强壮,既不会误了农事,也不愁没饭吃;小孩吃了健脚笋蹦跳更加有力。

健脚笋采用春天里手指头粗细、十几厘米长短的小竹笋,和五花肉炖制而成,竹笋清香,肉片滑嫩,色泽鲜亮,吃的就是一口“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