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动态

“代表·局长面对面”跑出解决问题“加速度”

昨日下午3时30分,在省委党校的一间会议室内,一边坐着人大代表,另一边坐着余杭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筹备组的负责人。人大代表抛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相关负责人一一予以解答。这场你问我答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现场气氛热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为了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热点问题,余杭搭建便捷平台,首次在“两会”现场开展“民呼我为——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截至昨日中午11时,大会共收到135名代表领衔提出的建议155条。区人大筹备组选择反映集中、群众关注度高的建议,安排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现场答复。

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健局筹备组,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悉数到场,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并对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说明。

“代表建议即时提、政府部门及时应”的形式,将为接下来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跑出解决问题的“加速度”。

区两会宣传报道组 孙晨 倪明伟 徐梦雨 莫佳敏

加强幼托服务与管理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李明代表:目前,余杭区3岁以下幼托需求较旺盛,但幼托机构数量不足,部分机构存在经营管理漏洞,对私立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建议加强幼托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区卫健局筹备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是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这跟国家的体系要求一脉相承。我们制定并即将出台的《余杭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议稿)》中,也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内容。

我们建立了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自查、相关职能部门抽查和镇街牵头联合检查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机制。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由镇街牵头,卫健、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等职能部门依据法定职责予以查处,并做好后续工作。

在杭州市育婴数字平台的基础上,余杭已经加载、延伸了功能,建立了我区“舒心育儿”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预计在7月底上线。

此外,我区还将通过备案补助的机制,引导托育机构规范管理和发展。

为了让人才留在余杭,在余杭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余杭区也即将出台人才托育补助政策。

科学规划梦溪水乡 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

寿根法代表:和睦水乡是梦溪水乡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乡民众对实现旅游业等连带产业促进民生和水乡保护的共同发展呼声强烈。我建议,科学规划梦溪水乡综合开发利用方案,能在02省道北侧水乡区域增加旅游用地,在02省道南侧综合考虑配套空间的完善。同时,充分挖掘和睦水乡的农耕文化,实现当地特色融合发展。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关于02省道北侧水乡区域的开发利用,已在方案中进行了充分考虑,下一步,将结合实地开发进行深化研究。关于02省道以南区域,采取配套查缺补漏及绿道网建设织补品质生活环境,采用“生态为基、交通为媒、绿道为脉、山水为韵”的总体设计思路,打造“闲居林下、绘梦埠里”。重点将围绕闲林老街文化休闲核、闲林港酒店商务核(闲林东路-云睦街东北区块)、闲林站综合商业核(闲富路-闲林路交叉口东北区块、西南区块),完善02省道南侧区域商业配套与产业空间。

在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梦溪水乡综合保护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拓展好“绿水青山”转化通道,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高区域综合能级。和睦水乡将以原生生态、原味生活、原真文化及原创产业为目标导向,以“水乡·城韵”为理念,打造临水人居样板、乐水活力中心和水城融合典范。

在方案研究中,我们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水乡传统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因地制宜地布局“一核三区”规划结构。特别是在南侧靠近民丰、万景自然村一带,追溯江南水乡的恬淡诗意与民俗传统文化,复原原味生活、传承原真文化、打造原创产业,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

完善余杭教育顶层设计 奋力打造教育质量高地

庞仿英代表:无论是顺应区域综合实力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步伐,亦或是回应新时代对当代教育优质均衡的呼唤,还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热切期盼,我们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余杭教育顶层设计、快速打造余杭教育质量高地。

区教育局筹备组:我们将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增强自信,奋发作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激发余杭教育人的情怀、使命与担当,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斗志、进取的精神投身到余杭教育的发展奋进中。

二是完善体制,优化配置。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发展顶层设计,理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围绕资源配置、学校管理、教育经费等领域探索区级统筹实践,通盘谋划全区资源布局,集中力量突破解决教育重点、难点和堵点,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治理服务效能。

三是打造品牌,树立标杆。通过建立UIGS联盟,全面开展深化高质量办学合作,攻坚优质高中学校建设,努力形成全国知名校长担纲、省内一流高中领衔的余杭高中集团化发展新格局;引进全国顶尖名校来我区领办、合办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打造一批示范标杆性学校;探索建立名校办学“1+X”联盟。

四是强化招引,抓实培育。加大力度、精准措施,同时面向全国公开选聘领军教育人才;全面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培训提升,探索校长星级制改革,构建名优教师梯度培养体系,优化新教师委托培养模式,力争5年内实现市级以上名优教师倍增。

以“靓城行动”为抓手 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徐一峰代表:靓城行动“1466”计划的启动,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但是,余杭在城市建设中还存在区域道路联通不畅、公共文体设施配套缺乏、环境品质有待提升等短板,亟待解决。建议余杭加快重要区域性道路的研究和建设、统筹优化全区公共文体设施资源和布局、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区住建局筹备组:我们将以“靓城行动”为抓手,不断充实、更新项目计划,具体将实施以下四大攻坚行动:

一是交通大发展攻坚行动。重点做好区域间快速路网建设和区内板块间的大通道建设,以及区域内部的主次干路建设,实现交通大发展互联互通。

二是环境大提升攻坚行动。重点做好各平台核心区的整治提升,结合公园绿道、小区旧改等民生保障,以及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等专项建设,实现环境大提升,让山水林湖和现代城市相得益彰。

三是配套大完善攻坚行动。高标准推进城市养老、教育、医疗、文体等配套设施建设,注重功能完善、空间挖潜和服务提升,积极构建城市“15分钟生活圈”,实现配套大完善。

四是空间大优化攻坚行动。围绕“一廊一轴、一心三片”空间新格局,从多维度空间架构、区域融合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的角度出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空间大优化。

靓城行动“1466”计划是余杭当前及未来两年重点实施的专项工作,是余杭城市建设更新和民生福祉保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我们将以“六化要求”为牵引,实现“一年一个样、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目标,着力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全面激活城市策源功能,发力跃升余杭城区品质,努力在扬长补短中绘好余杭高质量发展蓝图,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加强企业上市扶持力度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亚鹏代表:一家具有规模的上市公司能有效带动周边生产配套,集聚一批供应链保障公司。建议余杭区进一步加强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深化落实有关举措;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企业上市成本;优化企业上市事项办理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区发改局筹备组:余杭区将深入落实“凤凰行动”计划,深化企业上市服务机制,深化与浙江证监局、上交所、深交所战略合作关系,深化分级分类企业上市培训机制。

针对企业上市前期费用较高、企业负担较重等问题,余杭将在全省首创上市分段奖励机制;在企业股改过程中因资产重组、转增股本、股权转让等部分产生的费用,给予地方贡献全额奖励;针对拟上市公司募投项目的落地难题,建立募投项目用地空间保障机制,优先保障企业上市用地空间需求。

同时,余杭区建立健全企业上市“一件事”集成办理工作机制,并创新上市培育企业“通行证”制度,优化企业上市事项办理流程。对上市培育企业办事上市事项实施“绿色通道”,涉及审批事项或者出具相关证明的,有关部门在收到企业申请后,对能立即办理的简单事项,实行“见证即办”;对涉及上市培育过程中急需但无法即办的事项,实行“见证急办”,采取直通式、定制式、特办式等方法加急处理;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主体的权证办理、合规证明等难题,实行“见证集办”,集中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推进,为企业上市创造条件。对涉及上级有关部门的事项,区发改局筹备组(金融办)统筹协调,加强与省市金融局等相关部门对接,形成良好沟通机制。

助力“西部富美” 实现共同富裕

俞荣华代表:西部要实现“富美”,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发挥好区位优势、利用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资源禀赋,践行“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实践。在实际推进中,涉及很多政策问题和发展瓶颈,需要相关部门帮助破解,助力“西部富美”,实现共同富裕。以发展径山茶核心产业为例,径山村规划建设径山茶文化产业园项目,就需要相关部门帮助牵头协调,解决土地指标、资金配套等问题。

区农业农村局筹备组:这条“共富之路”,余杭是这样规划的:

围绕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典范、共同富裕示范窗口”一个总体目标,聚焦西部镇村,兼顾其它农村地区,实施“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三大攻坚行动。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三年新增投入不少于50亿元。区委区政府将成立“西部富美”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西部富美”三年行动。

用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比较普遍。耕地保护、省级公益林、生态环境保护,这些红线我们都要守好,要依法依规科学发展。2020年7月10日,我区出台政策《关于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余政办〔2020〕48号),提出要进一步落实乡村用地保障,破解乡村振兴用地瓶颈,推动要素资源集聚乡村。

关于推进林业经济发展,针对西部镇村,下一步将实施毛竹定向收购、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笋用林示范基地等一系列项目,启动村级笋竹除解加工点、小微园区建设,为笋竹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同时增加村集体租金稳定收益,多措并举,促进林业经济健康发展,助推西部乡村振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