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简介

基本案情:2021年1月25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建德分局执法人员接群众举报,对位于梅城镇某非法电镀加工点开展现场检查,该加工点于2020年6月份开始投入生产使用,从事金属工件的镀镍加工,生产工艺为:铜制工件—清洗剂除油—清洗—镀镍—清洗—离心甩干—成品;铁质工件—清洗剂除油—清洗—镀镍—铬酸处理—清洗—离心甩干—成品。

现场检查时,该加工点正在进行除油工序。加工点内主要生产设备为两只电镀槽及附属设施、清洗除油设施及数只清洗用塑料桶。现场堆放的原辅料有清洗剂、光亮剂、硫酸镁、硫酸镍、硫酸、铬酸。

经查,该加工点项目未经环保审批和验收。主要污染物为除油加热及含酸液体挥发产生的废气,离心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现场未配套建设有相应的废气、废水收集治理设施。

现场检查发现,该加工点房屋墙角铺设有一根白色PVC管道,该加工点负责人通过该管道,将含有镍、铬等重金属的废水直接排放至加工点西南侧树林内(土壤表层有明显淡蓝色积留废水),树林内的部分废水溢流至旁边的水塘。现场建德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采水样9瓶。

二、处理结果:

目前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建德分局已将案件线索移送公安,公安机关已对1名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三、因小失大,信用受损:

因为一次违法,当事人面临刑事责任,当执法人员告知,承担刑事责任后,后续对其的贷款、信用等都会有影响的时候,当事人流下悔恨的眼泪,意识到自己因小失大,顿时后悔不已,承诺今后一定认真守法,待这件事情结束后,积极开展信用修复工作,争取早日能够修复受损的信用。

近年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建德分局积极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制度,及时、准确、全面记录市场主体信用行为,特别是将失信记录建档留痕,做到可查可核可溯。信用评价制度,密切关系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因而提高当事人信用意识,不仅能更好的将行政处罚执行到位,同时也能更好的解决其后续的信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