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
《黄湖镇镇级河道“一河一策”实施方案(2021-2023年)》,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青山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2021-2023年)
2.赐璧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2021-2023年)
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人民政府
2021年4月26日
附件1:
青山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2021-2023年)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7〕12号)
及杭州市治水办《关于做好“一河(湖)一策”、年度水环境治理计划评估编制工作的通知》(杭治水办〔2020〕64号)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工作,实现科学治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青山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2021-2023年)。
一、基本情况
青山溪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赐璧村、清波村。起止点为青山村深坝头桥至黄湖大溪,其集水面积0.0966km2,河道全长4.6km。河道的主要支流为里山溪、东坞溪、赐璧溪,分别长2.7 km、2.1 km、2.8km。
二、存在问题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河道沿岸无严重水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水环境行政执法(监管)等方面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岸线管理与保护,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还需要加强。二是整条河段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不够,在干枯季节容易出现断流现象。
三、工作目标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工作的通知》(浙治水办发〔2020〕1号)要求,围绕省、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升行动、河长制提档升级工作、美丽河湖建设等重点工作,在巩固青山溪治理成果的基础上,严厉打击非法排污、捕捞等违法行为,加大涉水违建监管力度,实现河道管理范围内无新增违建,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实现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2021-2023年水体水质目标保持或优于Ⅲ类水质。
四、工作任务
(一)切实加快水污染防治建设
1.做好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新建农户房屋及时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加大河道两岸污染物入河管控措施。重点做好河道两岸地表100米范围内的保洁工作:一是加强范围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积物等的清运和清理;二是对该范围内的无证堆场、废旧回收点进行清理整顿;三是定期清理河道、水域水面垃圾、水体障碍物及沉淀垃圾;四是在发生突发性污染物如病死动物入河或发生病疫、重大水污染事件等,及时上报农业畜牧水产、卫生防疫和环保等主管部门;五是受山洪、暴雨影响的地区,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组织专门力量清理河道中的垃圾、杂草、枯枝败叶、障碍物等,确保河道整洁。
2.做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一是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和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切实提高农田的相关环保要求,减少农业种植面源污染;二是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政策上鼓励施用有机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三是推广商品有机肥,逐年降低化肥使用量。四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降低农药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五是健全化肥、农药销售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体系。
(二)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
严格实施入河排污(水)口身份证式管理,切实加强入河排污(水)口的日常监管,严格入河排污(水)口审核登记,对未依法办理审核手续的,提出限期补办手续要求。加大全域水质监测和企业排污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巩固“清三河”治理成果,加强对河道的保洁监管,推进“清三河”工作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对已完成剿劣治理的河道、小微水体要继续做好水质巩固和深化治理工作,严防反弹。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和水质达标考核。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标的,应及时报告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保部门通报。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严守水功能区纳污红线。宣传、动员社区家庭培养良好的节水习惯、节水意识,吸引并倡导科学合理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打造绿色低碳、节水节能的生态家园。
(四)进一步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严格涉河湖活动的社会管理,明确管理范围等相关信息。统筹林水、生态环境、规划和自然资源、城管等各部门的力量,严格河湖生态空间管控,对青山溪涉水项目严格审批、监管。
(五)继续深化河道水生态修复
巩固青山溪综合整治成效,实现淤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探索建立清淤轮疏长效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积极推进生态河道治理,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干流水环境质量。对损毁的坡岸及时进行修复,达到防洪能力达标,坡岸稳定。
(六)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建筑查处,打击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公示牌、安全警示牌,河道管护宣传牌等标示标牌的设置和管理工作。落实河道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实行河道动态监管。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明确河道的河长为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唐立虎,河道流经青山村、赐璧村、清波村,明确镇级河长、村级河长以及责任部门的具体职责,其他相关部门做好具体配合工作。
二是强化督查考核。由镇“河长办”考核“一河一策”的工作实施情况。按行政辖区范围建立“部门明确、责任到人”的“河长制”工作体系,强化层级考核。“河长制”办公室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同时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三是加大资金保障。进一步强化各项涉水资金的统筹与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向上对接争取力度,依托重大项目,从发改、水利、环保、建设、农业等线上争取资金。同时,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治水。
四是加大技术保障。加大对河道清淤、轮疏机制、淤泥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解决“一河一策”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加强对水域岸线保护利用、排污口监测审核等方面的培训交流。
五是强化大众参与。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河长制”的宣传,让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与推广,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形成全社会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六、附表
1.青山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重点项目汇总表
2.青山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表
附表1:
青山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重点项目汇总表
序号 | 分类 | 项目数 | 投资(万元) |
一 | 水污染防治 | ||
1 | 工业污染治理 | ||
2 | 城镇生活污染治理 | ||
3 |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 1 | 6 |
4 | 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 ||
二 | 水环境治理 | ||
5 | 入河排污(水)口监管 | 1 | 3 |
6 | 水系连通工程 | ||
7 | “清三河”巩固措施 | 1 | 6 |
三 | 水资源保护 | ||
8 | 节水型社会创建 | ||
9 | 饮用水源保护 | 1 | 6 |
四 | 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 ||
10 | 河湖管理范围划界确权 | 1 | 3 |
11 | 清理整治侵占水域岸线、非法采砂等 | ||
五 | 水生态修复 | ||
12 | 河湖生态修复 | 1 | 80 |
13 | 防洪和排涝工程建设 | 1 | 400 |
14 | 河湖库塘清淤 | ||
六 | 执法监管 | ||
15 | 监管能力建设 | 1 | 3 |
合计 | 7 | 507 |
附表2:
青山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表
大类 | 分类 | 序号 | 市 | 县(市、区) | 牵头单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完成年限 | 投资(万元) | 责任单位 |
一、水污染防治 | (一)工业污染治理 | |||||||||
(二)城镇生活污染治理 | ||||||||||
(三)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污染防治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 2021-2023 | 6 | 黄湖镇 | |
(四)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 ||||||||||
二、水环境治理 | (五)入河排污(水)口监管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入河排污(水)口监管 | 巡查、监管 | 2021-2023 | 3 | 黄湖镇 |
(六)水系连通工程 | ||||||||||
(七)“清三河”行动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河道监管 | 巡查 | 2021-2023 | 6 | 黄湖镇 | |
三、水资源保护 | (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
(九)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水资源管理 | 巡查、监管 | 2021-2023 | 6 | 黄湖镇 | |
(十)节水型社会创建 | ||||||||||
(十一)饮用水源地保护 | ||||||||||
四、水域岸线保护 | (十二)河湖管理范围划界 | |||||||||
(十三)水域岸线保护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岸线保护 | 监督、巡查 | 2021-2023 | 3 | 黄湖镇 | |
(十四)标准化管理 | ||||||||||
五、水生态修复 | (十五)生态河道建设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龙兴桥水库提升整治工程 | 对龙兴桥水库景观绿化、坝顶铺装、管理房、路灯等进行提升整治 | 2021-2023 | 80 | 黄湖镇及相关单位 |
(十六)防洪和排涝工程建设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大马湾(上)山塘整治提升工程 | 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大马湾(上)山塘进行提升整治,增加其亲水性,同时进一步提升周边环境 | 2021-2023 | 400 | 黄湖镇及相关单位 | |
(十七)水土流失治理 | ||||||||||
(十八)河湖库塘清淤 | ||||||||||
六、执法监管 | (十九)监管能力建设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水质保护 | 巡查、监管、查处 | 2021-2023 | 3 | 黄湖镇 |
附件2:
赐璧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2021-2023年)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7〕12号)及杭州市治水办《关于做好“一河(湖)一策”、年度水环境治理计划评估编制工作的通知》(杭治水办〔2020〕64号)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工作,实现科学治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赐璧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2021-2023年)。
一、基本情况
赐璧溪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赐璧村、清波村。起止点为赐璧村龙兴桥水库至洞口,其集水面积0.0252km2,河道全长2.8km。属于青山溪支流。
二、存在问题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河道沿岸无严重水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水环境行政执法(监管)等方面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岸线管理与保护,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还需要加强。二是整条河段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不够,在干枯季节容易出现断流现象。三是水环境行政执法(监管)等方面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工作目标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工作的通知》(浙治水办发〔2020〕1号)要求,围绕省、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升行动、河长制提档升级工作、美丽河湖建设等重点工作,在巩固前一年赐璧溪治理成果的基础上,严厉打击非法排污、捕捞等违法行为,加大涉水违建监管力度,实现河道管理范围内无新增违建,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实现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2021-2023年水体水质目标保持或优于Ⅲ类水质。
四、工作任务
(一)切实加快水污染防治建设
1.做好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新建农户房屋及时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加大河道两岸污染物入河管控措施。重点做好河道两岸地表100米范围内的保洁工作:一是加强范围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积物等的清运和清理;二是对该范围内的无证堆场、废旧回收点进行清理整顿;三是定期清理河道、水域水面垃圾、水体障碍物及沉淀垃圾;四是在发生突发性污染物如病死动物入河或发生病疫、重大水污染事件等,及时上报农业畜牧水产、卫生防疫和环保等主管部门;五是受山洪、暴雨影响的地区,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组织专门力量清理河道中的垃圾、杂草、枯枝败叶、障碍物等,确保河道整洁。
2.做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一是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和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切实提高农田的相关环保要求,减少农业种植面源污染;二是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政策上鼓励施用有机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三是推广商品有机肥,逐年降低化肥使用量。四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降低农药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五是健全化肥、农药销售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体系。
(二)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
严格实施入河排污(水)口身份证式管理,切实加强入河排污(水)口的日常监管,严格入河排污(水)口审核登记,对未依法办理审核手续的,提出限期补办手续要求。加大全域水质监测和企业排污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巩固“清三河”治理成果,加强对河道的保洁监管,推进“清三河”工作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对已完成剿劣治理的河道、小微水体要继续做好水质巩固和深化治理工作,严防反弹。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和水质达标考核。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标的,应及时报告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保部门通报。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严守水功能区纳污红线。宣传、动员社区家庭培养良好的节水习惯、节水意识,吸引并倡导科学合理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打造绿色低碳、节水节能的生态家园。
(四)进一步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严格涉河湖活动的社会管理,明确管理范围等相关信息。统筹林水、生态环境、规划和自然资源、城管等各部门的力量,严格河湖生态空间管控,对赐璧溪涉水项目严格审批、监管。
(五)继续深化河道水生态修复
巩固赐璧溪综合整治成效,实现淤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探索建立清淤轮疏长效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积极推进生态河道治理,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干流水环境质量。对损毁的坡岸及时进行修复,达到防洪能力达标,坡岸稳定。
(六)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建筑查处,打击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公示牌、安全警示牌,河道管护宣传牌等标示标牌的设置和管理工作。落实河道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实行河道动态监管。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明确河道的河长为副镇长郑晨义,河道流经赐璧村、清波村,明确镇级河长、村级河长以及责任部门的具体职责,其他相关部门做好具体配合工作。
二是强化督查考核。由镇“河长办”考核“一河一策”的工作实施情况。按行政辖区范围建立“部门明确、责任到人”的“河长制”工作体系,强化层级考核。“河长制”办公室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同时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三是加大资金保障。进一步强化各项涉水资金的统筹与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向上对接争取力度,依托重大项目,从发改、水利、环保、建设、农业等线上争取资金。同时,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治水。
四是加大技术保障。加大对河道清淤、轮疏机制、淤泥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解决“一河一策”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加强对水域岸线保护利用、排污口监测审核等方面的培训交流。
五是强化大众参与。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河长制”的宣传,让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与推广,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形成全社会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七、附表
1.赐璧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重点项目汇总表
2.赐璧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表
附表1:
赐璧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重点项目汇总表
序号 | 分类 | 项目数 | 投资(万元) |
一 | 水污染防治 | ||
1 | 工业污染治理 | ||
2 | 城镇生活污染治理 | ||
3 |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 1 | 6 |
4 | 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 ||
二 | 水环境治理 | ||
5 | 入河排污(水)口监管 | 1 | 3 |
6 | 水系连通工程 | ||
7 | “清三河”巩固措施 | 1 | 6 |
三 | 水资源保护 | ||
8 | 节水型社会创建 | ||
9 | 饮用水源保护 | 1 | 3 |
四 | 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 ||
10 | 河湖管理范围划界确权 | 1 | 3 |
11 | 清理整治侵占水域岸线、非法采砂等 | ||
五 | 水生态修复 | ||
12 | 河湖生态修复 | 1 | 80 |
13 | 防洪和排涝工程建设 | ||
14 | 河湖库塘清淤 | ||
六 | 执法监管 | ||
15 | 监管能力建设 | 1 | 3 |
合计 | 7 | 104 |
附表2:
赐璧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表
大类 | 分类 | 序号 | 市 | 县(市、区) | 牵头单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完成年限 | 投资(万元) | 责任单位 |
一、水污染防治 | (一)工业污染治理 | |||||||||
(二)城镇生活污染治理 | ||||||||||
(三)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污染防治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 2021-2023 | 6 | 黄湖镇 | |
(四)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 ||||||||||
二、水环境治理 | (五)入河排污(水)口监管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入河排污(水)口监管 | 巡查、监管 | 2021-2023 | 3 | 黄湖镇 |
(六)水系连通工程 | ||||||||||
(七)“清三河”行动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河道监管 | 巡查 | 2021-2023 | 6 | 黄湖镇 | |
三、水资源保护 | (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
(九)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水资源管理 | 巡查、监管 | 2021-2023 | 3 | 黄湖镇 | |
(十)节水型社会创建 | ||||||||||
(十一)饮用水源地保护 | ||||||||||
四、水域岸线保护 | (十二)河湖管理范围划界 | |||||||||
(十三)水域岸线保护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岸线保护 | 监督、巡查 | 2021-2023 | 3 | 黄湖镇 | |
(十四)标准化管理 | ||||||||||
五、水生态修复 | (十五)生态河道建设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龙兴桥水库提升整治工程 | 对龙兴桥水库景观绿化、坝顶铺装、管理房、路灯等进行提升整治 | 2021-2023 | 80 | 黄湖镇及相关单位 |
(十六)防洪和排涝工程建设 | ||||||||||
(十七)水土流失治理 | ||||||||||
(十八)河湖库塘清淤 | ||||||||||
六、执法监管 | (十九)监管能力建设 | 1 | 杭州市 | 余杭区 | 黄湖镇 | 水质保护 | 巡查、监管、查处 | 2021-2023 | 3 | 黄湖镇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