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璐阳 高庆洋) 杭州亚残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亚残运会火炬形象“桂冠”近日正式对外发布。火炬以良渚玉琮为文化本源,以芳香四溢的杭城桂花寓意了“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与亚运火炬“薪火”形成一种呼应关系。
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一间教室里,记者看到各种不同版本的亚残运会火炬设计试验样品一字排开陈列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月桂黄与虹韵紫交相辉映的亚残运会火炬成品“桂冠”。“桂冠”整体高756毫米,净重1160克,它的中心位置是良渚玉琮的浮雕,造形独特别致,意韵深远。
“玉琮是整个设计思路的起点,我们将它设计在‘心脏’的位置,这让人心潮澎湃。”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章俊杰表示,“它恰好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我们希望以此表达文化的一脉相承和源远流长。”
教室内的一面白墙被一张张设计修改稿所覆盖,其中关于玉琮元素的设计几经变化。章俊杰和设计团队在上百个设计方案中进行筛选,后经二十几轮的反复打磨,最终选用了浮雕形式来呈现良渚元素,以此表达千年文明与现代文化的链接。
章俊杰表示,“桂冠”的整体设计理念,核心就是要表达科技与人文的结合。“纹样来自于玉琮王,很具有识别性。玉琮向上向下生长,向上生长出桂花的花冠,向下绵延为科技的曲线,这种线条让人看向未来。我们希望火炬在传递接力时,在自然光线下,纹样依然能够很清晰地被观众看到。”
事实上,对于亚残运会火炬“桂冠”的精雕细琢,不仅有艺术美感,更有文化传承与体育精神融入其中。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火炬的设计力求每一条线都精准,每一个面都完美。当火炬的流线型线条穿过良渚玉琮核心节点时,亚残运会理念、中华文化传承也随之联通。
杭州亚残运会将于2022年10月9日至15日举行,届时来自44个亚洲国家(地区)的约3800名残障运动员将齐聚杭州,参加22个竞赛大项的比拼。杭州亚残运会19个竞赛场馆涉及7个区、县(市),其中17个沿用亚运会场馆,2个为亚残运会独立竞赛场馆,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