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平台)总工会、司法所,有关局系统工会,各法律服务单位:
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法律服务工作,推动解决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根据《关于深入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的通知》(杭总工〔2021〕1号)要求,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周密组织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公益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做好援企稳岗法律服务,防范化解农民工集体性工资拖欠争议,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区总工会、区司法局联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同时建立由区总工会服务职工工作部、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和工会法律援助团队组成的区公益法律服务队,负责解决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
二、突出重点,确保实效
各镇街(平台)总工会、司法所要广泛开展法律政策宣讲,深入企业、园区、项目工地等一线,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民法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与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春节”前,要进一步加大治理欠薪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法律意识,引导企业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要深入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做好劳动法律法规和就业政策的落实工作,开展劳动关系问题查找和风险预警提示工作。要引导职工依法理性维权,积极开展劳动关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劳动关系矛盾风险较突出行业职工群体,聚焦因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降薪欠薪、裁减人员等引发的劳动争议,加快推广网上受理法律咨询、积极开展“互联网+劳动争议调解”,着力提高对一线农民工服务的覆盖率和精准度,及时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平安余杭”建设。
三、充实力量,压实责任
为进一步充实法律援助力量,各镇街(平台)总工会要联合属地司法所、工会法律援助团队力量,成立1个分队,每个分队由1名工会干部、1名司法工作人员、1名律师和若干工会法律服务志愿者组成。每个分队即日起开展服务活动,为全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调解、代书、代理等服务,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各分队至少开展1次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服务农民工总数不少于20人次。
四、创新服务,宣传引导
各镇街(平台)总工会、司法所要用好用活互联网法律服务和实地法律服务两种方式。优先运用“互联网+”法律服务,依托“两微一端”等平台提供法治宣传、热线答疑、法律咨询等服务,深入农民工集中的场所开展劳动争议调处、法律援助、法律政策宣讲等活动,提高服务覆盖率和精准度。充分发挥网上法律服务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面向企业和农民工群体推出简单、方便、易懂以及内容丰富的“互联网+”法律服务。要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公益法律服务活动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宣传报道,加大对活动中典型人物事迹、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并于3月25日前将本次活动总结情况、服务农民工优秀案例(符合附件1要求,至少上报1个)、统计表(附件2)、图片、视频等报送至区总工会服务职工工作部郑敏泉处,联系电话86224701。
附件 1.“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优秀案例申报要求
2.“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情况统计表
杭州市余杭区总工会
杭州市余杭区司法局
2021年1月26日
附件1
“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优秀案例申报要求
余杭区工会优秀维权案例征集范围为2019年以来发生的,与职工权益维护关系密切、已依法妥善解决,具有代表性、指导性和教育意义的原创典型案例。要求紧紧围绕工会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热点、职工维权难点选取案例。案例必须是发生在余杭区的真实案例。案例不得出现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当事人隐私,不得披露、散布其他依照法律法规不得公开的信息。
案例要求结构清晰,包括案情介绍、调查与处理、法律分析、典型意义、相关图片等五部分基本要素(撰写时请注明)。①案情介绍(约300字):有案例的详细内容,时间、地点、人物、诉求、矛盾等要素明确;②调查与处理(约200字):有案例调查和处理的基本情况;③法律分析(约800字):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充分的法律解释,文字简练、说理清晰;④典型意义(约200字):有典型意义的分析点评、提示、建议、倡议等,倡议企业更好地遵守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引导职工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体现工会法律服务成果;⑤相关图片:为增强案例的吸引力,要求图文并茂,文字中间或结尾处配有相关图片至少2张,照片、漫画等均可。
附件2
“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情况统计表 | ||||||||||||||||||||||||||
下发通知或活动 | 开展活动数量 | 队伍组建情况 | 法律法规政策宣讲情况 | 劳动争议调处和法律援助情况 | 劳动法律监督情况 | 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情况 | 线上无接触方式开展法律服务情况 | 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 备注 | |||||||||||||||||
发文时间 | 发文单位 | 企业 | 村社 | 领导小组数量(个) | 服务分队数量(个) | 公益服务律师数量(人) | 现场发放宣传资料(份) | 现场法律咨询(人次) | 实地普法宣传(场次) | 现场宣讲惠及农民工(人次) | 现场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件) | 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件/追回欠薪数额) |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件) | 援助农民工(人次) | 帮助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万元) | 现场受理农民工反映企业违法违规问题(件) | 已督促企业整改数量(件) | 开展“法治体检”企业数量(个) | 指导帮助企业规范劳动用工开展法律决策咨询(件/次) | 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开展劳动用工法律风险诊断评估(件/起) | 帮助企业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机制(项) | 组织相关法律政策宣讲(场次/线上参与人数) | 线上受理、调处劳动争议(件/职工人数/挽回经济损失数额) | 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件次/惠及职工人数/挽回经济损失数额) | 金额(万元) | |
填报单位: 填报人: 联系方式:
备注: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