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各办(中心):
现将《余杭区黄湖镇“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余杭区黄湖镇镇人民政府
2020年9月23日
余杭区黄湖镇“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印发<全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退役军人厅发〔2020〕18号),《关于申报首批杭州市“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示范点的通知》(杭退役军人局发〔2020〕11号)和余杭区《关于印发<关于推进余杭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余委退役军人组办〔2020〕4号 )等文件精神,按时、保质完成创建任务,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实现“服务不缺位、保障全覆盖、尊崇有氛围、引领建新功”的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目标,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推进余杭“三个全域”建设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我镇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水平。
二、工作目标
2020年9月30日前,镇本级和赐璧村、青山村的退役军人服务站达到省级示范型标准,力争全省“枫桥式”和全国示范型。至2020年底,虎山村、王位山村、清波村和吴四坊社区的退役军人服务站达到省级达标型标准。
三、创建标准
按照分级规范原则,镇本级建设标准统一对照全国乡镇(街道)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创建标准(试行),村(社区)建设标准对照浙江省村(社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标准(试行)执行。(见附件1)
1.省级达标型。对照创建标准,考评达80分以上,且辖区内60%的站达到80分以上。
2.省级示范型。对照创建标准,考评达90分以上,辖区内所有站全部达标,且30%的站达到90分以上。
3.全省枫桥式。在省级示范型中择优遴选。
4.申报全国示范型。2020年,全国计划在县、乡两级建成10000家以上“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对照创建标准,考评分90分以上。
四、实施步骤
1.创建申报。2020年4月30日前完成2个首批市级以上“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申报创建任务。
2.创建进度。2020年10月10日前,2个首批市级以上“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村,对照省级示范型标准,查漏补缺,周密安排,有序推进。
3.自查评估。2020年6月30日前,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会同镇本级和相关人员,对申报的2个市级以上“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示范点的创建单位进行现场指导、预评估,9月30日前形成自评报告,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4.初评复评。区级初评在10月20日前完成,市级复评工作在11月1日前完成。11月25日前,省厅对各市复评材料进行验收,并选取50%以上创建单位进行实地复核。符合条件的,择优遴选全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推荐上报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5.创建命名。按照“成熟一个、命名一个”原则,全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将提请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命名并授牌。
五、工作要求
1.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方向正确。坚持党管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原则,在镇党委领导下推进基层服务站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退役军人头脑,提升退役军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退役军人党员管理,健全信息档案,建立联系制度,即基层服务站退役军人党员制度,退役军人党员与一般退役军人“1+X”联系制度,确保退役军人党员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
2.严格对照标准,确保建设质量。严格对照(浙退役军人厅发〔2020〕18号)通知要求,镇本级建设的8个方面、75项和村社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的10个方面、36项具体建设评分标准,逐项分析落实,确保建设标准和质量。
3.完善工作机制,体现尊崇优待。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镇本级和各村社便民服务中心的退役军人服务要形成“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限时办结”工作模式。同时坚持重点优扶对象“五联系、六必访”、现役军人荣誉送达、军人退役返乡接送、上门悬挂光荣牌、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等工作,完善已有的社会化优扶服务工作机制。实现“六个一”的工作举措,即建立“一卡”,对困难退役军人实行一档一卡、在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树“一批”优秀、最美退役军人、建立“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一个”平台,动态掌握情况,做好信息发布、宣传、交流作用,培育“一批”专业社会组织、开展“一系列”优扶项目,提高社会化优扶服务覆盖面、精准性和满意度。推出更多优先优待举措,体现社会对军人职业的尊崇认同。
4.注重作用发挥,助力基层治理。发挥退役军人忠诚担当、崇尚荣誉、敢打必胜的优秀特质,遴选适龄退役军人编入基层应急力量和民兵预备役队伍,充实国防后备力量,在应急救援、抗洪抢险、社区消防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突出作用;开展“一村社一志愿服务”品牌创建,鼓励支持开展组建平安守护、纠纷调解、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队,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5.注重多措并举,维护合法权益。全面排查梳理,精准建档立卡,掌握退役军人权益维护方面的合理诉求。坚持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法律援助、政策解答、心理疏导、服务代办、个性帮扶等方法,化存量、控增量,确保和谐稳定。
6.强化各项保障,确保建设成效。提高政治站位,把推进“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作为加强退役军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障。对成功创建市级以上“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村社服务站,按市级每个5万元、省级每个8万元、部级每个10万元标准奖励,此项经费由区级财政承担。同时为确保退役军人服务站的运作,镇本级按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总人数,按每人每年不少于150元的标准编制工作经费预算;每个村社每年不少于3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此项工作经费由镇本级承担。
7.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相关职能科办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能力合作,组织部门要做好退役军人党员的教育管理,宣传部门要做好典型宣传、志愿服务等工作,信访、司法等部门要共同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退役军人服务站会同公共服务办做好退役军人的信息采集、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帮扶和医疗救助、就业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社保接续等工作。通过健全工作机制,精准对接,构成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体系。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