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明姝 周铭 凌怡) 昨天下午,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振丰专题听取城市大脑余杭平台建设情况,回顾总结上一阶段余杭城市大脑建设情况,围绕2020年总体目标和工作方向,部署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区领导陈如根、李忠誉、王建平、陈夏林、梅建胜等参加会议。
杭州城市大脑余杭平台自2019年12月30日正式发布以来,建设工作进入了统筹兼顾、集中发力、多路并进、平战结合的新阶段。目前,余杭平台共建设了16个应用场景,归集了31个区级部门合计44.8亿条数据。同时,我区在杭州城市大脑中枢正式上线了区级、部门、镇街和平台驾驶舱10个,占区县上线驾驶舱总数的20%,是区级驾驶舱横向覆盖部门最广的区县。此外,我区是浙政钉2.0的全省唯一试点区县,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码”试点、旅游交通数据共享试点等项目同被列为2020年省级试点。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区依托城市大脑余杭平台实施精密智控,构建起了系统集成的高效指挥体系,打造区级疫情指标模型,推出全国首创“余杭绿码”,绘制网格疫情“五色图”,战疫情有力有效。一手抓防疫的同时一手促发展,全力配合推进“亲清在线”平台建设,成为全市惠企政策上线最早、兑现资金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区县。
张振丰对余杭城市大脑建设情况表示肯定。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决策部署,拉高标杆,加压奋进,深入推进城市大脑余杭平台建设,争当杭州城市大脑建设的排头兵、模范生,持续推动全区治理能力、治理体系水平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张振丰指出,城市大脑余杭平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要以创新思路和理念做好建设工作,以数字、科技赋能余杭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
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大与小的关系,即杭州城市大脑与余杭平台之间的关系,在杭州城市大脑的总体框架下,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做优做实做到位,打造具有余杭特色、符合余杭需求的智慧平台、应用场景,扛起余杭应有的担当和作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市大脑建设要接受市场检阅,提高知晓率、使用率、满意率,让企业、社会、老百姓都知道、都乐意使用;同时立足精准政府服务、政策供给等方面开展创新,把创新机会、市场空间交给企业,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与分的关系,打破信息孤岛,全面汇总整合全区海量基础数据,实现信息整合、数据统筹,打造直达民生、惠企、社会治理的丰富应用场景和数字驾驶舱,构建全数集成、万物智联的中枢系统,同时要构筑好防火墙,确保信息安全。
要坚持住三个原则。赋能——紧扣赋能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聚焦城市治理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全面梳理汇总项目需求,坚持简单、实用、科学、精准的准则,杜绝滥竽充数、粗制滥造、华而不实。实战——进一步提升驾驶舱的实战功能,构建公共卫生等领域应急系统数字驾驶舱,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战”中真正发挥实效,充分发挥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防作用,解放人力资源,提升工作实效。安全——注意信息安全,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牢牢守住数据安全这条底线,同时要构建好容灾系统,确保中心运行绝对安全。
要把握好三个重点。助力全域创新,围绕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痛点,进一步开发应用模块,尤其是在服务企业方面,加大数字赋能、科技支撑力度,提升服务精准度,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渡过难关。助力全域美丽,坚守服务城市建设管理这份“初心”,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整个体系中发挥作用,完善城市“生命体”建设,增强城市大脑的思考能力,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再升级。助力全域治理,进一步发挥城市大脑作用,既让数据“多”起来、“准”起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全科网络;又要让数据“动”起来、“跑”起来,及时分析研判、落实风险预警、快速应急处置,切实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张振丰最后强调,要加强领导,完善专班力量,为城市大脑余杭平台建设提供服务保障,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法治意识、安全意识,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交给余杭的任务,以最好的成绩向全区人民交出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