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将消防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里是消防安全通道,不能摆放物品,为确保安全,请立即把这些节日装饰品撤下。”昨晚,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禅城区大队(下称禅城区消防大队)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圣诞、元旦期间的“零点行动”,到区内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娱乐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其实,禅城区消防大队几乎每天都会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确保将消防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并推行“分部门、分区域、分重点”“定人、定岗、定量”消防监管模式、打造“云消防”管理模式、推动全区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2018年至今,禅城区未发生亡人火灾事故。近日,禅城区消防大队获评为“2019年度全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仅有3支消防大队获此殊荣。
防火
协调各方力量“清零”消防隐患
“防患于未然,才是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好的保护。”禅城区消防大队大队长赵中文介绍,禅城区多次开展消防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推动全区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从源头上消除各种消防安全隐患,防止火灾的发生。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仅高层建筑就有1321栋,大型城市综合体26座,公共娱乐场所77个,易燃易爆场所107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36家等。消防监督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仅依靠禅城区消防大队的力量开展消防安全防范工作,显然不足。
为此,禅城区消防大队推行“三分三定”消防管理模式,即“分部门、分区域、分重点”“定人、定岗、定量”。该管理模式打破了消防部门在消防监督工作上单打独斗的局面,明确了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镇街等的消防监督责任,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实现齐抓共管。
在对大型城市综合体的消防监督工作中,禅城区消防大队今年引入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由政府购买服务,为全区26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展全面的消防安全“体检”。对“体检”中查出的消防隐患,禅城区消防大队则上门指导整改。这是佛山市首次由政府购买服务为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
“并不是一年一次‘大体检’就完事了,大型城市综合体负责人可留下中介服务机构人员的联系方式,在政府与中介机构签订的服务周期期间,只要有需要,就可以随时联系中介机构要求提供服务。”赵中文说。
“多亏了消防大队和中介机构的及时指导,我们才能在圣诞、元旦来临前做好布场工作,既能保证节日氛围,也能保障安全。”近日,赵中文还收到了一条来自禅城一大型城市综合体负责人的感谢信息。
灭火
打造“云消防”智慧管理模式
灭火救援,从来都是争分夺秒。早一秒钟处置,安全多一分,损失少十分。禅城区消防大队积极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构建“智慧消防”工作,利用科技力量,提高灭火救援作战水平。
其中,得益于禅城区“云平台”的建设,2018年底全区的市政消防栓的相关信息,纳入了禅城“一张图”建设。“相当于建了一个全区市政消防栓的GPS。”赵中文说,当消防部门接到火灾报警时,可以通过“云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到起火点附近哪里有市政消防栓,这些消防栓的水压等状态信息,消防队员就不用在现场到处找,为灭火救援争取到更多时间。
此外,全区236家重点单位的平面图也上传到禅城区“云平台”。消防队员在前往火灾现场的路上,就可以看到了起火单位的平面图,先行制定初步救援方案。到达现场后,消防队员就可立即投入到各自的救援岗位上,第一时间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除了利用科技提高作战能力外,禅城区消防大队还狠抓岗位练兵实效,采取理论教学、实地讲解等方式,严格落实队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推进岗位练兵工作,提升队伍业务素质。
队伍素质高了,灭火救援装备先进,还有高科技这个强大的后盾支撑,禅城区2018年以来无发生亡人火灾。
计划
2020年重点监督三大场所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目前,禅城区消防大队已制定了2020年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计划。
“大型城市综合体、在建工地以及老旧小区、城中村的群租房,这三大场所将是2020年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赵中文说,对大型城市综合体的消防监督管理,将继续采取2019年的工作措施,并进一步完善。对于在建工地,则要强化属地管理,如地铁施工点,禅城消防部门则加强与交通等有关单位的沟通、联动,加强管理。
而老旧小区、城中村的群租房的消防监督管理,是202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到这个场所,不得不提到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近年,禅城区大力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在不少的小区、城中村都建设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充电桩离家太远了,不方便啊!”“整个村近千辆车,就只有二三十个充电桩,不够用。”“放在那里充电,车被偷了怎么办?”禅城区消防大队工作人员在实地走访中收集到了不少市民关于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市民群众的意见反馈,禅城区消防大队计划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在2020年对城中村出租屋推出建屋外充电桩的补偿办法。
赵中文介绍,出租屋外通道足够宽,可建屋外充电桩的,建一个就补偿300元;若因地理条件无法建屋外充电桩的,则在出租屋一楼划出一块地方,砌实墙,建防火分隔区,供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两种方式都设立补偿办法,谁建就补给谁。这样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方便市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来源:珠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