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集

养老,去养老院还是居家养老?

  市民许先生年近50岁,孩子大学还未毕业,尚无第三代需要照看;父母双亲70多岁,身体健康,也无需牵挂。正是最省心的一段“快乐时光”。

不过,随着父母年龄逐渐增大,许先生夫妇将面临一个棘手难题:父母养老——是去养老院,还是居家养老?

记者 陈坚

来自余杭区卫生健康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34万人,占户籍人口20.09%,其中80周岁及以上人口3.28万人,占老年人口14.08%。

预计到2020年,全区老年人口将接近25万,占户籍人口22%以上,并呈现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明显的趋势。

全区有16家养老院

提供3000余张床位

等我老得不能照顾自己了,就去养老院,省得麻烦子女——这是时下不少老人的心声。

据区民政局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科副科长李斌介绍,目前,全区有养老机构16家(公办6家、民办10家),养老床位3005张,入住老人1049人,入住率33.42%,全部实现医养结合。

“公办的抓优化配套、民办的抓质量提升。”李斌说,一方面强化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如总投资3.8亿元的区社会福利中心已于2017年投入使用,共有床位1200张,实行“公建民营”模式,养老区块由绿城集团为首的联合体实施运营。

另一方面优化镇街资源配置,坚持“一院一策”。全区镇街级养老机构由2015年的19家整合至目前的8家,进一步优化资源、改进设施、提升功能。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知名企业参与养老服务。目前,万科随园、绿城颐养、元墅、同安养老4家企业进入余杭。近两年新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1473张。

从2000到20000元

养老费用高中低都有

养老机构提供哪些养老服务,价格怎么样?记者采访了嘉木护理、绿城蓝庭、仓前元墅等3家代表性养老机构。

这3家养老院中,位于万科良渚文化村内的嘉木护理有100张床位,每人每月房租、护理费用合计在7000元至20000元之间,但仍然一床难求。该院执行院长何进告诉记者,目前入院需预约排队。

蓝庭老年颐养公寓有210个床位,每人每月颐养费用在5000-10000元之间,提供基础护理、康复医疗、临终关怀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入往老人150人,尚有部分空余床位。

元墅仓前老人公寓由原仓前街道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升级改建而成,目前有113个床位,入院老人82人。“入园费用从2215元至4315元不等。”该院负责人徐秀珍说,虽然老人公寓设施称不上豪华,但也实行医养结合,服务绝对没问题。

200余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服务约10万老人

如果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那就居家养老吧。

目前,全区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5家,其中,镇街级17家,村(社)级188家,服务老年群体约10万人。

2017年,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提高资金补助力度。同时,重点提升日间照料、惠老助餐、文化娱乐、康复保健、助老小事等老年人最欢迎的服务功能。

此外,我区还通过设置老年食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方式,为老年群众提供服务和便利。2019年,全区为老年食堂补助资金511万元,日均助餐2.22万余人,占全区老年人口10%。出资4519万元为24023名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占比达10.4%。

目前,我区还存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养老服务设施功效发挥不充分、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对此,我区将通过聚焦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化为老助餐服务和个性化上门服务,启动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化服务,实施特困人员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等举措,努力打造高质量居家养老服务。

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两会”期间,养老问题仍然是委员、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政协委员蔡军兵向大会提交了《利用信息化基础,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快构建“数字化居家养老院”》提案,建议充分利用我区信息化基础扎实,数据资源丰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等优势,加快构建数字化居家养老院。

在做实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搭建政府端的“管理+服务(政府)+公益”的数字化工作平台。同时,引入市场化机制,吸引相关企业共同参与投入、建设和运营,确保有序推进实时高效、服务成本低、惠及面广的市场化智慧养老服务,构建起“政府主导、多企参与、公益联动、低价惠民”数字化居家养老新模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