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7年度专题> 2017年两会专题>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协调开发与保护 实现更有底蕴的发展

  今年我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余杭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同时也清醒地强调,基于资源要素制约日益严峻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必须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从而实现更有底蕴的发展。

  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代表委员,记录下他们对此的所思所虑,所鼓所呼,或可一窥未来五年余杭经济社会发展的脉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必须保护好生态基底,持之以恒打好倒逼转型升级组合拳,念好“拆治归”三字经,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拆治归”三字经中,最突出、最艰巨,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无疑是其中的“治”——五水(气)共治。

  头上一片纯净的蓝天,身边一掬甘洌的清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原来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近乎是一种“奢求”了。由此可见,转变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经过全区上下三年的努力,余杭的“五水(气)共治”工作成效显著。三年实施治水项目1000余个,整治垃圾河、黑臭河96条,疏浚河道1159公里,关停塘栖热电厂、乔司垃圾焚烧厂,水、气生态恶化的势头被有效遏制。

  今年,余杭“五水共治”的任务是全面消灭劣V类河道,勇夺“大禹鼎”(全省治水最高荣誉),任务繁重,压力巨大。为此,区治水办主任杨文闯坦言,压力永远是前进的动力。

  围绕这两个攻坚目标,杨文闯表示,今年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首先是抓好劣五类河道的全面消除。突出运河流域、上塘河流域、赭山港等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治理。其次是抓好临平净水厂、余杭污水处理厂三期等重点项目推进。同时要抓好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深化落实“河长制”,完善河长制工作体系,强化已建治水设施的长效运维和管护。另外要进一步营造全民治水的浓厚氛围,推动治水工作不断深入。

  杨文闯说,要打赢消劣攻坚战,必须全力做好控源截污、雨污分流、河道整治、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工作,形成“一河一档”、制定“一河一策”,明确“一河一表”,确保到年底实现全面消灭劣Ⅴ类河道的目标。

  区政协委员沈兴连今年的提案是《关于“五水共治”不但要治标更要治本的建议》,他认为,“五水共治”要把河道清淤泥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沈兴连说,罱(音“揽”,意为捞取河底淤泥作肥料)河泥是余杭水乡农村开展河道疏浚、农业积肥、净化水质的传统水利活动。挖起的河泥既是农家肥,同时又疏浚了河道,可谓一举两得。

  沈兴连建议把清淤泥作为“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实现标本兼治。他说,在解决控源、截污的同时,要啃下清淤这块“硬骨头”。要发动群众,多出实招,采用机械与人工结合办法清理河道。同时,在政策上予以适当扶持,总结推广有效利用淤泥的办法,让淤泥变废为宝。

 

实现国土资源的永续利用

 

  必须保护好自然资源,引导用地重心从使用增量向盘活存量转变,强化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时序安排的调控,大力推进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努力实现国土资源的永续利用。 

  近年来,余杭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持续高位,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战略,严格落实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共同责任机制,各级各部门刚性保护和优化利用的意识越来越强,更多将目光从增量向存量转移,推动绿色发展、永续利用。

  区国土分局局长陈勇说,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关系,实现国土资源的永续利用,我区主要从用优增量、盘活存量和严格保护三方面来把握。

  首先从用优增量来说,我区坚持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强化区级统筹,精细化管理指标,把有限的增量用优用活。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密切协作,提前梳理全区用地需求,遵循“保障重点、保障急需”原则,根据轻重缓急和建设时序,建立新增建设用地项目储备库,落实“以项目定计划、以空间定计划、以占补定计划”分配方式,择优安排土地指标,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重点保障民生及重大产业项目。

  在盘活存量土地方面,今年国土部门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盘活利用好“批而未供土地、供而未用土地和低效用地”这“三块地”。要将其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及“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坚持逐宗分析、分类处置原则,加快供地进度、督促项目开竣工,强化职能部门服务指导,推进批而未供清理、供而未供消化和低效用地再开发,深度挖掘土地开发潜力,减少资源沉淀浪费,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最后是严格保护。近年来,我区防违控违机制日益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田长制”等政策出台进一步提高了基层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年要继续结合“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工作,加大存量违建曝光和清理力度,强化“拆后利用”指导,疏导并重,推进存量违法用地清理消化。也要深化违法用地防控机制,充分发挥大党建大联动作用,突出村(社区)网格的巡查报告第一责任主体作用,做到全覆盖,提高巡查频次,强化定期通报制度,严控新增违法用地,推进基本农田长效保护。

  来自运河杭南村的周鹏飞代表,今年的提案是《关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扶持企业发展的建议》。他从基层实际情况出发,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周鹏飞说,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个私经济蓬勃发展,我区不少镇村把集体土地出租给私营企业建造厂房、发展工业,运河街道这种情况尤为普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企业的用地情况存在不少问题。现在这些企业大多厂房老旧,但因土地性质的制约,无法通过审批对危旧厂房进行改造,企业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其中不乏一些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一些符合产业导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希望能通过合法的审批改建厂房,实现扩能增效,从而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周鹏飞建议,区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按照无违建创建“规范一批、保留一批、拆除一批”的工作要求,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用少量土地指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这样既消除了危旧厂房安全隐患,又规范了企业用地,更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城市记忆

 

  必须保护好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实现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伟大见证,是余杭人心目中最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基因。在良渚遗址开发与保护实践中,余杭在全国率先按照“文物特区”模式理顺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率先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率先建立土地出让金反哺文物保护机制,率先探索大遗址考古支撑机制,切实把“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融入到良渚遗址保护的具体实践,“大遗址保护的良渚实践”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作为良渚文化的薪火传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目光也更多地投向本土历史文化的传承、开发与保护上。张炜代表今年的提案是《切实加大余杭旧城治理力度,塑造一个名副其实的双千年古城》。他说,余杭街道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城,是余杭历史和文化的根,新余杭人一定要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张炜代表建议,余杭街道的旧城改造要提高到区级层面,要确保改造资金和政策双落实,重视文化遗存的保护。如对古城文物遗迹进行大清查,并提出保护方案;在通济街集中建设余杭百年商号一条街,拓宽直街恢复明清建筑。同时,分步实施旧城居民居住房改造。

  来自余杭博物馆的陆文宝委员,则从“老本行”出发,建议在余杭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他说,余杭街道共有各级各类历史文化遗产137处,这些都是我区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精髓,一定要保护传承下去。他提出加强保护规划,保护修缮重点文物,加大文化遗产的巡查、监管力度,注意保护传统街巷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