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阮伟康 陈书恒) 9月20日,余杭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暨打造“模域空间”人工智能高地大会在未科阿里中心举行。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刘颖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132”决策部署和市委“11+1”主要任务,抢抓机遇深化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劲动能。
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建根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辞。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等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朱红丹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各镇街、平台和相关部门、国企主要负责人,以及区内重点科创平台、企业和人才代表等参加。
会上,发布了《余杭区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模域空间”建设方案》,并推出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第二批城市机会场景;余杭区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了《共建AI+生态创新平台合作框架协议》。
现场还举行了“AI杭州开发者线下社区”揭牌、“模域空间”启动和企业入驻钥匙颁发仪式,并进行了一系列重点项目签约。阿里巴巴集团党委书记邵晓锋、之江实验室党委副书记袁继新、浙江羲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纪凯等作交流发言。
刘颖指出,唯有主动拥抱AI时代,才能再造区域竞争新优势。发展人工智能是国际竞争的战略焦点,是“两新”融合的核心变量,也是政企合作的双向奔赴。全区上下要牢记嘱托,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相关决策部署,持续放大“两新”深度融合聚变效应、人工智能赋能乘数效应,主动出击、前瞻布局,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争当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建设的排头兵,努力为省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刘颖强调,唯有积极抢抓AI风口,才能再攀创新发展新高峰。要深化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统筹推进算力建设、芯模联动、数据开放、应用场景创新,强化浙江大学海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辐射引领,发挥好领军企业集聚带动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融通发展,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类脑智能”为特色的“1+3+X”未来产业体系。要建强“模域空间”重要阵地。锚定“一年起势、两年成势、三年成名”总体目标,加快浙江新型算力中心等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大力支持阿里云“通义千问”等基础大模型研发训练与升级迭代,放大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示范区及政策先行区和全省高端软件产业集群核心区的先发优势,加强软硬件协同发展,竞逐数据、算力、模型及智能体、智能终端及应用四条赛道。要做好“人工智能+”赋能文章。聚焦“AI+科技”“AI+产业”“AI+消费”“AI+民生”“AI+治理”等重点,用好四大省实验室等创新资源,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更好赋能千行百业,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刘颖强调,唯有合力深耕AI沃土,才能再创共赢未来新精彩。要集聚“高精尖新”的好项目,持续打好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以才引商等组合拳,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支撑。要营造“人尽其才”的好生态,抢抓省市区共建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位一体、两新融合”人才发展创新实验区重要机遇,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让更多人才选择余杭、扎根余杭、圆梦余杭。要提供“阳光雨露”的好服务,坚定不移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供全方位支持举措,持续深化城市机会场景应用集成改革,加快从简单的“给政策”“给项目”向“给机会”“给场景”迭代,全力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的机遇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