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洋) 一面鲜红的锦旗,静静摆放在杭州西站便民服务中心的陈列柜中——“微笑服务暖人心,杭州一道好风景”。这份肯定,源于一次高效又暖心的窗口服务。
6月21日,杭州西站人流如织,一位身着铁路制服的中年男子小跑着冲到服务台前。他是长期奔波于北京与杭州两地的铁路职工,声音带着急促:“我的工作证丢了,就在站里!”想到补办证件可能面临繁琐的跨省办理流程,男子的语气里满是焦急和无措。
“您别急,先坐下来喝口水,慢慢说,我们帮您想办法。”服务台工作人员一边仔细询问证件特征、可能的遗失地点和乘车轨迹,一边迅速联系同事协助寻找。
经过一番细致排查,好消息终于传来,证件被一位细心的工作人员拾获。当遗失的证件交还到失主手上,他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连连向工作人员道谢:“太感谢了,多亏你们的专业指引,省去了我两地奔波的麻烦。”
这次精准及时的解困纾难,只是杭州西站枢纽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的一次生动写照。走进杭州西站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服务井然有序,功能分区清晰明了。
咨询台前的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杭州西站枢纽便民服务二十二问》,从票务改签到交通接驳,手册内容详实,一目了然。
服务中心左侧,还贴心地设置了“童趣角”,儿童读物和小印章摆放整齐,让家长安心处理事务时,孩子们也能找到乐趣。
作为一个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杭州西站空间开阔,为保障旅客出行便捷,强化导引服务至关重要。为此,西站枢纽管理委员会安排专人进行引导,窗口服务人员及时轮岗,确保服务“不断档”、响应“零延迟”。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次帮助听障人士的经历。”工作人员陈嘉行回忆道,“当时临近发车时间,这位旅客找不到候车室,非常着急。我们立刻拿出纸笔,和他进行字面交流。”直到将这位旅客安全及时地送进候车室,陈嘉行悬着的心才放下。
“服务需要用心感知,我们要更加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学习更有效的沟通方式,让每一位旅客在西站都能顺畅出行。”陈嘉行说。
类似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照顾中暑的旅客,为旅客找回遗失的物品,帮助老人归还“共享轮椅”,甚至敏锐地识破针对老年旅客的“中大奖”骗局……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正是西站窗口服务的“大事”。截至目前,服务台已累计服务旅客超2.1万人次。
为提供贴近群众需求的、有温度的服务,杭州西站枢纽管理委员会设立了一套精细化的管理机制——便民服务中心下设综合服务、公安、综合执法三个窗口,分工明确:综合服务窗口负责受理旅客的咨询建议,提供便民服务,协调各窗口的日常工作;公安窗口负责证件办理、报警求助与失物管理;综合执法窗口则对接市监、交警等咨询与建议处理,协同其他窗口共同处理事宜。
与此同时,杭州西站枢纽管理委员会实行“分类登记、精准交办/转达、限时反馈、事后归档”的工作机制,确保形成服务闭环。
“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旅客需求,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响应速度。”杭州西站枢纽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让每一位走进西站的旅客都能感受到西站的办事效率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