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书恒 诸飞扬 仓前微融媒体中心 钱峰) 苕溪之水从天目山蜿蜒而来,在仓前铺展成一片丰饶的水网。如果你想寻一处能同时触摸稻穗、聆听水声的地方,苕溪畔的村庄便是最优选。
在仓前街道连具塘村,就有一片彩色稻田:绿色稻叶勾勒出轮廓,紫色稻叶拼出粮仓的图案,稻浪中“和美”的字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记者通过航拍视角发现,这片彩色稻田如同大地写给苕溪的信,用色彩诉说着对“和美乡村”的热爱。
彩色水稻并非简单的景观工程,而是现代农业科技的结晶。稻画创作需经过彩稻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绘、人工栽种等复杂流程,这些通过人工诱变培育的品种不仅抗倒伏能力大大提升,花青素含量也是普通水稻的数倍。
更令人欣喜的是稻田里的生态系统。从去年起,连具塘村就引入“稻蛙共育”绿色农业模式,数万只黑斑蛙在田间捕食害虫。
每当夜幕降临,屋檐下渐次亮起灯火,远处城市的霓虹还在闪烁,这里的月光正漫过稻田,把“和美”二字的内涵,悄悄种进每粒饱满的稻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