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运实验学校


  瓶窑陶艺馆的亲子陶艺课


  学员们在青年夜校练习匹克球


本报讯 (记者 王媛媛 于熙然) 2025年进度已过半,余杭区围绕群众在教育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美好教育”民生实事项目。从一座座现代化新学校拔地而起,到遍布城乡的青年夜校,我区交出了一份带着温度的“民生答卷”。


13所新学校9月投用

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容

走进位于良渚新城的良运实验学校,崭新的教学楼科技感拉满。校园总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整体呈现独特的“飞碟”造型和前沿的设计理念,是一所全新打造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超大的足球场绿意盎然,校园角落还镶嵌着公共活动区,教室里护眼灯、可躺平的新型课桌椅一应俱全。

“今年9月,我们将迎来首批一年级6个班的新生。”良运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已完成师资队伍的基本组建,教师团队由区内外名优教师和名校毕业的新教师组成,正在进行开学前的系统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已纳入“未来教育集团”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良运实验学校的建设只是余杭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计划、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余杭学校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新开工项目2个,9月计划投用新学校13所,包括学军径山高级中学、天元公学和睦校区等备受关注的学校。在这13所学校中,9所为新建学校,4所为改扩建学校,投用后将新增班级455个,大幅拓展教育资源供给,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青年夜校持续“上新”

今年以来惠及6000余人次

除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在余杭,年轻人正享受公益普惠的青年夜校。

晚上7点,五常街道的一处青年夜校点位内,10多名年轻人正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匹克球。“注意发力的角度,手腕要灵活转动……”跟随教练的示范讲解,学员们挥舞球拍,感受这项新兴运动带来的乐趣。

“我已经是青年夜校的老学员了,之前还报过网球、攀岩等课程。”学员曹益盟说,青年夜校的课程丰富多样,收费很有性价比,能够以低成本尝试新的爱好,丰富业余生活。

在瓶窑陶艺馆,一堂温馨的亲子陶艺课正在进行。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围坐在操作台前,将一块块陶泥反复揉捏、拉坯、塑形,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陶器逐渐成形。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暑假,我们首创青年夜校亲子夜校系列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开设了绘本阅读、攀岩体验、收纳教学等课程,让孩子和家长们在学习充电的同时建立更加紧密的亲子关系。”

据了解,余杭团区委已牵头在全区范围内累计开设青年夜校点位51个,其中今年新增点位34个。今年以来,余杭青年夜校聚焦青年在技能提升、兴趣培养、运动养生等方面的需求,挖掘打磨出特色课程80余门,惠及青年6000余人次,教学点位数量及规模位居全省区县第一。通过打造集学习、提升、社交、就业于一体的青年夜校平台,余杭持续提升青年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价值感。

从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优质教育需求,到关注青年人的成长发展,余杭区“美好教育”项目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教育惠民的“民生答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