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赣鹰) 浙江省国资委日前发布浙江国企首批26个“人工智能+”场景清单,涵盖交通、制造、服务、能源、建筑、金融、新材料、环保8个重点领域,面向社会开放。未来科技城无人机综合应用巡检验证试验场、杭州西站车路云(车位级)导航应用项目2个场景入选。

未来科技城无人机综合应用巡检验证试验场场景由杭州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搭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集城市复杂环境与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无人机综合验证区域。测试区已具备全覆盖的通信保障服务、全空域的安全监测服务、全流程的观测数据服务、全范围的气象观测服务、全类型的网格属性场地,可用于各类课题研发和验证,适用于对无人机在复杂场景中工作能力、安全防控能力的检验。去年以来,未来科技城持续推动低空“空中一张网”优化,试验场0-600米空域可基本满足国家对于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及低空安全监视能力相关测试指标要求。

杭州西站车路云(车位级)导航应用项目场景由杭州市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主要围绕车路云(车位级)导航需求,在传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应用高精度地图采集等技术,实现车主到车位的一键导航、车位预约、反向寻车等功能。

当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省国资委正推动实施“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开放场景是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旨在发挥国企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的优势,聚焦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从需求侧推动场景创新,加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落地应用,助力浙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为推动场景合作落地,本次发布场景分4类合作模式:一是采购应用,国企直接引入合作方成熟技术、产品或服务;二是联合创新,国企与合作方共同研发攻关场景应用技术难题;三是解决方案,由合作方提供涵盖技术、实施、运维的全流程服务;四是场景验证,国企提供实际场景供合作方测试验证新技术或新产品。

为确保开放场景有效对接社会创新力量,推动国企需求向民企、高校、科研机构及全社会开放,场景设置3类开放路径与对接方式:一是线上平台发布与常态化征集,依托浙江省国资委官网等设立“人工智能+”开放场景专区,动态发布更新场景清单,建立常态化线上征集通道;二是线下专场对接与精准匹配,定期组织分行业、分主题的线下场景开放对接会,推动“面对面”精准合作;三是建立合作生态库和长效合作机制,根据场景需求与合作方专长进行匹配推荐、促成对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