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阳) 一枚玉琮静卧展柜,原本有些斑驳的纹饰在AR下清晰起来,讲述着五千年的密码;同在良渚,工程师指尖轻点,AI芯片正驱动一场虚拟盛唐的狂欢。在余杭,古老文明与前沿科技的对话,从未如此生动而深刻。
这片土地,承载着良渚古城、径山禅茶的厚重文脉,也涌动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澎湃浪潮。当“文化+科技”成为新焦点,当文化“新三样”扎堆出海,余杭的实践正悄然回答一个时代命题:文化如何在数字洪流中焕发新生?
当AI成为“新笔杆”
故事如何被重新书写?
曾几何时,一部动漫需耗时半年,手绘分镜、逐帧渲染是行业铁律。如今,在杭州剧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师输入“学校天台、夕阳西下”几个关键词,几秒后,银发少年凭栏远眺的动画跃然屏上。
“我们甚至能做到一天一部剧。”剧点网络副总经理吕少龙指着拼接成片的AI动漫说道,“我们自研的短剧AI智能体,依托‘文生视频’技术,将导演意图直接转化为画面,解决了传统流程的效率痛点,更攻克了AI生成内容中角色‘变脸’、场景断裂的顽疾。”
这场革新同样席卷漫画领域。在杭州水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动漫师小李在“触手AI”平台上输入“修真、逆袭、搞笑”,90秒后一部4格漫画成型。“放在过去,至少得折腾一天。”小李感叹道。
水母智能自研的MAS智能辅助系统和800多个风格模型,将漫画创作的11个环节压缩至5个核心流程,成本直降62%。更关键的是,水母智能打通了网文与动漫的转化链路——已获得150部IP小说授权,与阅文、中文在线共建AIGC内容池,让海量网文资源成为AI创作的源头活水。
效率跃升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是创作权力的下放与生态重构。截至目前,“触手AI”已积累300万创作者,产出2亿件UGC作品。
“我们希望让中国故事以动漫形式走向世界。”水母智能创始人苗奘说,由“触手AI”出品的商业漫画、漫短剧作品全网播放量累计达12亿次,成功打入日本、北美等国际平台,用户自发传播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民转职:我的技能全是禁咒》更登陆日本最大漫画平台PICCOMA,成为全球首部AI商业漫画。
文化“新三样”的本质,恰在于解构与重组:网文释放了被传统出版束缚的故事矿藏,网剧突破了影视工业的时空限制,网游改写了文化接受的单向模式。它们共同构建的数字叙事生态,正在重新定义“文化”的边界。当AI化身“新笔杆”,内容生产的逻辑被彻底颠覆,余杭企业正以技术为杠杆,撬动创作力的无限可能。
当虚实再无边界
文化如何可触可感?
在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一部特别的“电影”震撼观众:戴上设备,化身为赴长安赶考的书生,与李白把酒论诗,“触摸”盛唐的月光——这是杭州吾知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以《长安三万里》IP打造的国内首部动画IP虚拟现实电影。
依托企业自主研发的LBMR(大空间混合现实)技术,吾知空间实现了厘米级定位和40人高清并发体验。观众不再是被动的看客,而是推动情节的参与者。
另有《只此青绿》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钻入”《千里江山图》,与北宋画家王希孟共感共鸣。
虚拟赋能的边界,正从屏幕延伸至古老遗迹。在良渚博物院,戴上灵伴科技的AR眼镜,模糊的刻鸟玉璧重现清晰光晕,先民劳作的场景在身边复活。有游客惊叹:“文物在掌心放大缩小,像有了金箍棒。”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佛光朗照”VR体验带人“登临”五台山佛光寺,佛像的斗拱结构和壁画细节近在眼前。
数字魔法正将静态文物转化为动态的“时空胶囊”。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用自研的球形3D扫描仪,对晚唐至五代的青瓷盘龙罂等文物进行零接触、零损伤的数字化扫描,精度高达0.01毫米,将千年文物的釉色渐变、胎体肌理转化为数字资产。这些数据成为文物的“数字生命”,应用于西溪湿地古建筑的数字化守护、云冈石窟与飞来峰石窟的数字化保护等,为文化遗产抵御时间侵蚀筑起数字堡垒。
当文化体验从“观看”走向“进入”,从单向接收变成多维互动,五千年的文明不再尘封于展柜,而是化作可感可参与的当下叙事。
当政策拥抱创新
文化产业如何再攀高峰?
今年一季度,余杭规上文化企业营收1530亿元,同比增长10.7%;规上文化企业达213家,净增22家,增幅11.52%,其中有24家企业营收超亿元。高增长的背后,是一条“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攀登路径。
顶层设计是土壤。余杭深谙创新需政策甘霖:早在2022年,我区便设立全省首个2亿元区级文艺发展基金;2024年,增设首个2亿元微短剧发展基金,配套“黄金10条”扶持政策,覆盖创作、拍摄、发行全链路。真金白银的投入,吸引火剧文化、酷漾文化、剧有想法影视、蚂蚁看看、西西微剧场等重点企业落户。
平台集聚是引擎。良渚数字文化社区以“空间+服务+生态”模式,构建产业磁场,去年入驻的游戏动漫、影视传媒等企业营收达35亿元,今年上半年达成营收约23亿元。
技术出海是雄心。文化“新三样”出海,靠的是“科技硬实力”护航“文化软叙事”。剧点网络的短剧AI智能体实现多语种翻译、配音、合成一条龙,《眼前人是心上人》借此一键生成多语言版本,海外播放量迅速破千万;阜博集团完成Vobile MAX数字内容资产交易平台的市场测试,支持包括微短剧在内的大量真实内容资产(RWA)并发确权及交易,助力释放数字内容资产的流动性价值……文化“新三样”的协同效应已然显现:水母智能的漫画登陆60国,索以文化的动画技术助推产品出海,剧点短剧在海外粉丝数破千万……
文化不是科技的注脚,科技亦非文化的包装。两者在余杭的深度互嵌,正催生一种全新的文化生产力和话语权。打造“数字横店”,推动“零门槛创作”,实现“虚实共生的盛唐诗卷”……这些愿景背后,是余杭以“文化+科技”作答时代命题的雄心:让五千年的文明基因,在数字浪潮的激荡中,生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