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5年1月7日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鸬鸟镇行政辖区范围,规划范围总面积69.86平方千米,包含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分别为仙佰坑村、前庄村、雅城村、太平山村、太公堂村、山沟沟村和秀山社区。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
三、规划定位
发挥鸬鸟镇山林环抱、休闲文旅、物产丰富、历史文化名村等综合优势,以“蜜梨之乡·度假天堂”为愿景,将鸬鸟镇打造为:“两山”理念发展实践地,共同富裕幸福和美未来乡村。
四、规划目标
到2025年,借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行稳致远、培育特色产业、深化千万工程、丰富文化载体、坚守平安底线、推动共同富裕,为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到2035年,发挥鸬鸟镇生态及历史人文优势,全方位融入余杭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新中心的新定位,围绕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逐步建成“两山”理念发展实践地,共同富裕幸福和美未来乡村。
五、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鸬鸟镇规划形成“两廊两心, 一环五园”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其中,“两廊”指依托鸬鸟溪、太平溪及其两侧空间资源,构建鸬鸟溪、太平溪慢生活走廊;“两心”指依托现状城镇建成区,形成雅城公共服务中心、太平公共服务中心;“一环”指慢城休闲旅游体验环;“五园”指结合镇域地形地貌,由北向南依次形成鸬鸟山植物园、鸬鸟溪谷休闲养生园、茅草坦—老虎山康体健身园、太平溪谷人文体验园、红桃山—窑头山探险观光园。
六、严格落实空间控制线
鸬鸟镇落实永久基本农田172.47公顷和耕地保有量195.67公顷。
细化落实城市蓝线、城市绿线、城市黄线、城市橙线、城市紫线、道路红线等城市重要控制线,细化落实基础设施控制线、灾害防治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其他空间控制线,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七、规划用地分区
优先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满足生态保护需求,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鸬鸟镇国土空间共划分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其他保护利用区共六类用途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绿地休闲区。乡村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一般农业区、农田整备区、林业发展区。
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针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构建镇域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体系,形成“城市级-乡镇级-行政村级”三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并按照《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浙江省公共体育设施分级配置指南》《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等相关要求进行配置。
九、历史文化保护
落实区级总规要求,传承彰显余杭双千年古城文化品牌、良渚文化品牌,更好地塑造城乡特质、建设美好人居环境、提升城乡文化魅力。围绕良渚文化大走廊这一文化轴带,融合径山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元素,形成独具魅力的鸬鸟历史人文风貌展示窗口。保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保护2处市级文物保护点。
十、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规划期内,根据鸬鸟镇自然本底,针对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保护利用,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修复,实施分类分区管理自然资源,促进鸬鸟镇可持续发展。
十一、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分与控制要求
通过规划整合,鸬鸟镇划分为1个详细规划编制单元。规划编制单元控制指标主要包括总面积、居住人口规模、主导功能、重大设施配建、控制线、名录等控制内容。编制详细规划时应落实到各个编制单元,不得随意变更。
十二、规划实施保障
规划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明确近期与远期目标。强化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空间数字化治理平台,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强化边界管控和用途管制,加强规划全周期动态实施监管。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支撑强化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国土空间规划在各环节的深入实施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
附图: